第943章 狂傲天才苏东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苏东阳乃名扬天下的名士,自然不肯与王伦之流为伍。

    这是他断然拒绝合作的一大原因。

    他打开信函,拿出一张纸,瞬间不淡定了。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

    “这,是考题?竟然是考题?”

    苏东阳浓眉紧皱,一下子坐直了身子。

    他哪里想到,这看似不起眼的白衣秀士王伦竟然送来了如此要紧之物?

    苏东阳固然嘴上说得漂亮,说什么哀痛亡妻、淡泊名利、不想参与会试,争夺会元,但身在局中,哪有绝对?

    他岂能甘于平庸?

    十年前,他之所以在书山学海大胜归来、风头最劲之时,急流勇退,暂时退隐,因在书山学海中的一段特殊经历····

    他从文宫中拿出一件东西。

    竟然是一根不过五尺的竹杖。

    这竹杖仿佛新折下来,青翠欲滴,还带着两枝露水绿条,大自然新鲜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唯有上面隐然一闪而没的绿光,才让人知道这赫然是一件极其罕见的文宝。

    苏东阳嗅着竹香,深吸一口气,目光闪烁着摄人心魄的精芒。

    “书山学海,我最大的收获,便是拾取到了一位古圣先哲,遗留在书山学海的这件文宝。”

    “十年,我参详了此物整整十年。”

    “此物不知名,连南斗先生都无法辨认此物来历,却蕴含/着惊人的才气。”

    他念诵着竹竿上面的一行文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阳深吸一口气。

    他虽然不知此物来历,但此物握在手中,一股热流便在经脉手心中涌动,仿佛熟悉无比、与他灵魂交融,好似上辈子陪伴他度过一生、如臂使指交融之感。

    一如平行时空,更有一个自己,诗词才气更加显赫、惊人的自己,将此物机缘巧合遗留在书山学海中,恰好被此时节的自己捡到,便在冥冥之中,时空交错,隔空对望,心有灵犀一点通。

    若杜预知道此事,只怕会大呼“平行时空、量子纠缠”。

    圣元世界苏东阳,与华夏世界苏东坡,便是量子纠缠的典型。

    通过这根看似普通的竹杖,两个平行时空、原本永不会产生交集的苏东阳与苏东坡,竟然纠缠在一起,相互启发印证,一如灵感天生。

    古今中外,历史不乏这种突然变异、穿越的事件。比如被誉为穿越者的王莽。他的种种思路、做法,根本不似大汉人会有的正常思维,却超越千年、领先时空、种种天马行空之举,令人瞠目结舌。令史学家难以解释。

    但平行时空的量子纠缠,就可以顺理成章解释。

    特别在诗书才气统治的圣元世界,书山学海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谜团。它缥缈无踪,不知平素所在,唯有在科举考试结束后定期、定点开放。它广袤无垠,不知边界,几重山海几重天,没有人知道山与海的彼端,会有什么。它的哪头,到底链接着什么世界,同样没有人知道。

    人的一生,有三次机会进入书山学海。第一次,是一国院试,秀才文位可入前三山。第二次,是考中进士,进士文位可入前六山。第三次,是晋位侍读学士,不高于大学士前,可进入前九山。下次攀登,可以继承上次进度,接续而去。

    苏东阳机缘巧合,在上次十年前的书山学海中,以府试第一名身份,率先走过前三山,却学海拾贝,凑巧捡到了这根古怪的竹竿。

    上面还镌刻着一行小字,应是他从未听过的一篇词的一句。

    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深深震撼了苏东阳,让他犹如触电般灵窍大开,整个人醍醐灌顶。

    十年退隐。表面上的理由,是爱妻亡故,悲声不胜,不忍离开爱妻墓拱,继续会试。

    但实际上,苏东阳一直在潜心参详这根竹杖。

    前几日,他终于解开了!

    “原来,这是另一个世界,词圣东坡居士遗留之物!”

    “词圣,词圣····与诗圣相对并称于世。”

    “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成圣之路!”

    苏东阳灵窍大开,目光炯炯。他此时的气势,早已超越了一般的举人、进士,乃至翰林,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苏东阳之所以隐居十年,不去考取进士功名,因他找到了华夏世界苏东坡,遗留在书山学海中的竹杖,大彻大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圣之路。

    那便是——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