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6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司马炎的仁恕并不仅仅是如此,要不然又何以招致后世宋人如司马光之推崇?

    当街杀天子的老爹司马昭虽然挂了,却永远活在好大儿司马炎的心中。

    臣民皆从权制,三日除服。

    从汉文帝以来,便形成政治惯例,以日代年,服丧三日即可。

    然后司马炎觉得这样不好,不好,不足以体现自己对至亲daddy那犹如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的敬仰之情。

    于是司马炎身上的丧服虽然脱了,但心里的丧服却还没脱。

    带素色的帽子,疏于吃饭,行事做为依然遵循丧礼的规范。

    然后转眼间就到了司马昭周年祭之时。

    司马炎准备穿着孝服去谒陵。

    并且司马炎还贴心下诏,孝服是朕自己要穿的,和礼法没有半毛线关系,所以你们不要学我啊,千万不要学我。

    大臣:……

    呵呵。

    这话说的你自己不觉得亏心?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当然,这肯定是不能说的。于是大臣只好表示,谒陵这个事没你想的这么简单,不是说把你抬到殿里拜拜就行。你们家不是以孝治天下吗?做为孝子,你当然要从山下一路走上去,如此才可以体现出你对你至亲daddy孝顺。

    但司马炎话都放出去了,又哪有收回之理?

    朕不要面子的吗?

    于是司马炎表示,得奉山陵,体气自佳。

    一想到要去给我daddy扫墓,我就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虽然我亲爱的daddy以下犯上当街杀天子干的那叫一个不是人事,但,那可是我亲爹!你们怎么能够不去体谅一个孝子的心情呢?

    纵使我爹草菅人命灭人满门,但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作为既得利益者,我只想说,不管我爹再如何十恶不赦恶贯满盈,但他在我心中,永远只是我爹而已。

    然后尚书令裴秀只能开口。

    虽然我们都知道你是你爹的乖宝宝,但是你这样做,还是不合适。

    你要知道,丧服这东西又不是工装,用的时候拿出来穿穿,不用的时候就脱下来。丧服既然脱了,想要再穿上就只

    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你们家又死了人。

    但你爸虽然没了,你妈还在啊!

    你总不能那个啥,你懂的吧?

    再说你这个当皇帝的都穿了,我们这些当臣子的不穿像话吗,像话吗?

    可要是我们都穿,话又绕回来,你不会是在暗搓搓咒你妈吧?

    司马炎:……

    无话可说。

    遂放弃谒陵打算。

    不过虽然礼法上不再追求,不再搞这些有的没的,但司马炎还是坚持服丧礼仪,以疏素终三年。

    后来等到老妈去世,司马炎同样又坚持搞了三年。

    随着这一幕幕画面场景闪过,司马光不断点头对司马炎的做法表示认同。

    孝顺的孩子人品总不会太差,一定是一个大大的好人。

    仁孝仁孝,你看我们晋武帝是多么的仁慈,多么的孝顺。

    这样仁慈孝顺的孩子怎么会是昏君,又怎么可能会是昏君呢?

    "不管是这明君还是昏君,仙人之评判,不免有失偏颇。"

    司马光摇头,眉头微皱,却是不免替隔着不知多少辈的祖宗喊冤。

    甚至很想摇晃着仙人的肩膀来一句,您一定是搞错了搞错了吧!

    又道是:“晋武帝仁以厚下,俭以足用,和而不弛,宽而能断,如何当不得贤君?”

    于是随着司马光话音落下,周遭之画面与场景再度生出变幻。

    【桓灵卖官,钱入官库;晋武卖官,钱入私门。】

    随着天音落下,却是晋武帝司马炎一统天下,志得意满。于是对着左右问道:

    “卿以朕方汉何帝也?”

    你们以为朕如何?

    和汉文帝、汉光武帝这些有名的圣君相比,应该没有多少差别吧?

    司马炎本意是想听听好话。

    对此秦桧表示,这道题我会!

    不就是diss一波汉文帝,然后给现任老板疯狂打call吹捧吗?

    汉朝帝王和您相比算什么?

    陛下您才是最棒的!

    但很可惜,不是每一个大臣都是体察上意不要脸如秦

    相公。

    当即有大臣跳出来对着司马炎道,陛下您自己怎么样心里没点数吗?

    照我看,您连汉桓帝和汉灵帝都不如。

    司马炎:!!!

    朕虽然不敢同那些古来的圣君贤人相比较,但再怎么说也平定了吴国使天下归一,不至于连桓灵都比不上吧?

    大臣冷笑。

    同样是卖官,汉桓帝汉灵帝好歹还专款专用,钱至少进了国库。陛下您呢,钱都进了您自己的腰包。

    这么一想,您还不如他们呢!

    司马炎:……

    好气哦。

    忍住,不能杀。

    于是只能哈哈大笑,强行挽尊。

    “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故为胜之耳。”

    你跑汉桓帝汉灵帝耳边说这话试试,人不直接削你脑袋才怪。所以,朕还是比他们强的!

    哈哈哈。

    给个面子,这事笑笑就算过去。

    于是赐给说出这话的大臣刘毅二十金,而刘毅并没有因此,遭到贬斥。

    直叫看着此一幕的司马光以及诸多儒生、士大夫们赞赏不已,高呼司马炎有容人雅量。

    哎呀呀,打打杀杀的多没意思,皇帝嘛,就得能听得进去话。你看我们晋武帝,又听话又孝顺有宽容,简直是不世贤君啊有没有!

    都快来给我们晋武帝大打call!

    但紧接着画面与场景变幻,却是有民谚于虚空当中生出。

    “貂不足,狗尾续。”

    亲,你听说过狗尾续貂吗?

    卖官这个事吧,卖了就卖了,毕竟司马炎不是第一人,更不是最后一人。

    那么在被大臣大大咧咧指出来之后,司马炎改了没呢?

    很显然,并没有。

    甚至于在司马炎死后,卖官一事,越演越烈,封官太滥,导致貂尾巴不够,拿狗尾巴凑数的场景出现。

    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

    不要以为卖官这事只是司马炎死后司马伦篡位之时才有。

    毕竟在当时的大臣看来,司马炎卖官这事可是做得比东汉末年的桓灵二帝还不地道,还差

    劲。

    至于篡位,这不是司马家的传统艺能吗,有什么稀奇?

    司马光:……

    就,不是很想说话。

    所以你们这下明白,为啥司马光老爹攀亲只攀到司马孚了吧?

    虽然同样都是司马家的子孙,但至少人家口号喊的响亮啊。

    我,司马孚,这辈子都是大魏忠臣!

    啥,你说都是演的?

    你造谣,你毁谤!

    坏事都是司马懿这一支干的,同司马孚这一支有什么关系?

    我司马光才不是看在同一个祖宗的份上,所以才帮晋武帝司马炎说话呢!

    但毫无疑问,不管是司马懿、司马孚,还是司马炎,多多少少都是有那么一点演技在身上的。

    【悠悠六合,虽广不救其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祸】

    天音落下,接下来之画面与场景显示,却是刘毅上书,指出九品中正制的问题之所在,并表示,应当对此进行改革。

    对还是那个刘毅,表示司马炎连桓灵都不如的那个。

    刘毅认为,曹魏之所以行九品中正制,只是权宜之计。事实上并没有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而有八损,反而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