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冒险精神(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大明的书生敢打敢拼,大明的书生不惧怕失败,他可以承认自己读书高不成低不就,但是也从来都没有后悔过读书,科举不中就去干苦力,科举不中就去茶馆说书,只要有能耐,在哪里都能混上一碗饭吃!而且这书没有白读的,干苦力我也要干一个小头目,说书我也要说的最精彩!

    一群人笑呵呵的走出酒馆,勾肩搭背的往城门外走去,一群汉子,拿着朝廷的文书,身后背着长刀火枪,就这么出了城门。

    未来的路虽然不知会如何,但是在这条路上,最起码他开始走了!

    门口坐着一老一少,身旁还跟着一个长随,那长随非常懂事,眼睛盯着那一老一少的酒杯,同时还要盯着脸色,一举一动都是学问,一举一动都让人看着舒服。

    “九江,你说那群人能发财吗?”

    朱标笑呵呵的吃了一颗茴香豆,又美滋滋的抿了一口烈酒。

    李景隆点了点头,“小的相信他们一定可以,能拼能闯,敢打敢杀,大明的土地这么大,就算是开荒种田,不出几年也能变成大地主…”

    一旁的朱元璋撇了撇嘴,“放屁,什么叫敢打敢杀,百姓还得过安生日子,不能天天想着发横财,否则的话以后没有那么多横财可发了,他们就会想歪!”

    朱标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爹说的有道理…”

    父子二人缓缓的站起身来,在这应天大街上感受着年味儿,李景隆屁颠屁颠的在身后跟着。

    李文忠的病没有恶化,这些日子精神状态也挺好,所以父子二人这次出来,李景隆就自告奋勇做长随,跟在父子二人身旁伺候着。

    可千万别以为这是溜须拍马,人家可是妥妥的伺候长辈,任你谁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这火枪啊,你要心中有数……”

    朱元璋想起刚才的那群人,心中有些不安。

    “前些日子北方奏报,说是很多西伯莱人家中都有火器,虽然都是一些铁匠铺的私造,但是也威力不小,这种事情绝不可姑息,否则十年以后大明满地是火枪,百年之后,你打下来的土地都被开发完了,穷富已经定下来了,到时候就要有人铤而走险,上山为匪!”

    朱元璋的眼光有些深沉,掰着手指头说道,“你可别看现在北方一个村庄,一个村庄,过得非常和谐,这时间长了,村庄之间一定有仇,到时候两个村庄打起来,土炮,火枪都拿出来了,当地的官军又不多,搞不好就得出大乱子!”

    其实百姓手里的那些火枪,在朱标的眼中就是一根烧火棍,铁管而已嘛,和栓动式步枪和重机枪相比,那简直就什么都不是!

    但是朱元璋却对火枪有着很大的敬畏之心,他认为这个玩意儿无论是强势弱势大是小,都应该掌握在朝廷的手里,侠以武犯禁,更别说有火枪了!

    朱标沉吟片刻,压低了声音开口说道,“爹,这个事情儿子考虑过,但是现在除了神州中原以外,其他任何地方的生存条件都是恶劣至极,没有这些武器傍身,百姓们很难存活,与其让这些地方沦落为荒地,还不如让他们折腾去,反正折腾来折腾去,都是咱们大明子民,只要大明军队不烂,只要中央朝廷不烂,他们就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其实朱标不是没想过禁枪,但是这种事情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做的,首先大明的人口密度太低,甚至相当一部分地方野兽比人还多,给百姓们一张弓箭,就让他们到野外开荒,这是妥妥的草菅人命!

    这种事情也就是到后期人口多了,村庄和村庄可以相连,城市之间也可以相通,到那个时候,才可能实现。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欣慰,“你想过这事儿就好,你要多教教雄英,这事儿不是一代人干的,你打下来的那些地盘,两百年也未必能住满,你要把你的能耐传下去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