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荒土难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愿往努尔干都司!为太子殿下分忧!”

    宋濂扔掉手中的拐杖,颤颤巍巍的跪在地上。

    朱标心中大为感动,不顾礼仪,走下了台阶亲自扶起了老先生,感动的说道,“宋师莫急,听学生一一道来。”

    如此称呼,当真是给足了宋濂脸面,老人家顿时满脸泪痕,所有文官也都羞愧的低下了脑袋。

    宝座之上的朱元璋,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欣慰,自己儿子的手段越来越老辣,恩威并施,当真是一代英主的好兆头。

    朱标回到了宝座之上,从怀里掏出了一份奏章和一张硕大的纸。

    朱标摊开白纸,只见上面有四个大字,“大明日报!”

    朱标把纸张恭恭敬敬的递给自家老爹,朱元璋扫了一眼,顿时明白了自己儿子心中所想,满心欢喜的看了朱标一眼,挥了挥手说道,“把这个报纸,给诸位臣公传看一番!”

    文臣武将一一查看,只见上面洋洋洒洒的写着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知识青年到朔方去!》

    文章慷慨激昂,引人深思,把努尔干都司胡汉杂居的现状,描写的淋漓尽致,并且也详细阐明了知识青年到那里去的重要性,把他们夸成了国之栋梁,大明之苏武!

    一些年轻的文官,看完之后都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年长的文官看完之后,也连连惊叹于文采。

    朱标看着差不多了,在宝座之上朗声开口,“此物名曰报纸,乃朝廷喉舌,各州府县,都需印刷此物!在国子监抽调贡生,学习精神,然后下放到各州府县,作为大明日报的报社总编,让大明所有的百姓明白朝廷的良苦用心!”

    在场的所有文臣都是千年的狐狸,哪里会不了解朱标的意思,这舆论二字从古至今,老祖宗就把他用的明明白白,如今太子殿下所用之法,虽然奇思妙想,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臣附议!”

    随着宋濂的高声怒吼,文官们集体同意,就算是有几个面带忧色,也是毫无用处,而朱标却把这几个人看在眼里,袖袍之中的小本本,记得一清二楚……

    朱标放出了一个重磅炸弹,从今往后民间的舆论,就要看着大明日报了,而且他的奏章上写的清清楚楚,所有的学堂,无论是州府县所开的正规学堂,还是家中私塾,每天早晨上课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朗读大明日报,如此一来,必会有作用!

    朱元璋点了点头,对于这件事情他是十分同意,但心中却有些担忧,毕竟舆论这个东西是温水煮青蛙,扩散的十分之慢,就算是马上开始做,也要三五个月才能看见成效。

    朱标仿佛也看出了自家老爹的忧虑,从桌案上拿起了另一份奏章,朗声开口说道,“儿臣建议,修改大名勋爵制度,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锐士!”

    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身上带着爵位的武将,都瞪大了眼睛,所有身上没有爵位的文臣,也都意味深长的相互对视一眼……

    这个时候可是大明初期,大多数的爵位都在武将手里,文臣之中有爵位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一般,李善长算半个,毕竟人家当初可是从龙之臣,稳定大后方的功劳难以言喻,得到爵位理所应当,还有一个就是刘伯温,也只是得到一个区区伯爵而已。

    如今太子殿下要动勋爵这一块巨大的麻团,当真是吓了所有人一跳,就连宝座之上的朱元璋也挑了挑眉毛,看到自家儿子信心满满的表情,开口打圆场道,“没事,标儿你畅所欲言,毕竟你还年轻,就应该多想多练,万事有爹呢……”

    朱标一听这话,哪怕自己心里早有预案,也感觉到莫名安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