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议改军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一脸好奇的问道,“那你想如何来做?”

    朱标沉吟片刻,朗声开口说道,“那就是在每一省兵士当中,百里挑一千里挑一选拔出一支精锐部队,集中到指定地方,这支精锐部队,完全使用火器,每天的任务就是训练,吃最好的东西,穿最好的衣甲,平时一边训练,一边保境安民,让他们多见点血,军户们也可以安心的种地打粮,到时操练……”

    “如果大战一起,最先就可以把每个省的这种精锐部队召集在一起,形成一股无与伦比的力量,瞬间击溃敌人!到时候让临近战场的几个省,拉出一些军户配合就成了……”

    朱元璋的表情有些松动,心中天人交战,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确实省钱,这大军一动,当然是花钱如流水,如果只动用几个精锐部队就可以击败敌人,有谁愿意兴师动众?

    朱标见自家老爹的表情有些松动,趁热打铁的说道,“就比如儿臣的东宫六率,他们可不知道何为农活,也从来没有种地打粮,但是他们的战斗力却无以伦比,只要人数没有相差太多,基本都能战而胜之!如果大明有十万这样的军队,何愁天下不定?”

    朱元璋摆了摆手,深深的看了朱标一眼,眼神之中透露着一股欣慰之情,“爹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想的很对,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老祖宗就说过的,不会有错,但是这件事要从长计议,不能一蹴而就,现在咱们大明有太多的变革正在路途之中,万万不可急了!”

    朱标自然清楚自家老爹在顾及什么,其实就怕步伐太大,扯了蛋,到时候新军没有训练出个成色,开国之兵也疏于训练,到时候可就是自毁长城了!

    而且老朱现在还没有看到军户制度的危害,他也没有看到明末军户的惨状,那些人基本上已经沦为了私兵,只知道有自家将军,根本就不知道有大明皇帝,但是这种事情确实不是三两句话说得清楚的,只能像当初更改税制一般,旁敲侧击的去办,反正最后一定会成功。

    朱标也不着急,反正现在跨时代的火器还没有做出来,等到杠杆步枪和栓动步枪一旦问世,自己当初在国武监所说的东西可就完全有用了!

    几个内阁大臣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这可是动摇国本的事情,这父子二人就如此轻松的讨论,当真是把他们吓得够呛,太子殿下奇思妙想,奇怪的是皇爷却并没有生气,反而语气之中有几分赞同之意。

    但其实想来也是,这么长时间以来,太子殿下可没轻折腾,可是这每一件事,都得到了庞大的实惠,由不得老皇爷不信。

    宋濂一看气氛有些冷,立刻拿着一沓奏章来到了父子二人面前,“启奏陛下,太子殿下,各地的供销社已经修建完毕,长江沿岸的驰道,沿江码头,也基本修建完毕,只是……”

    朱标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朱元璋却不高兴了,这大喜的事儿怎么吞吞吐吐?

    “只是什么?说给咱听听!”

    宋濂吞了一下口水,低声说道,“可是参与修建的六十万倭奴,基本死伤殆尽,只剩下三万有余……”

    朱标在一旁点了点头,语气平和的说道,“算来也差不多,修建的如此之快,死点人很正常……”

    朱元璋则更是直接,直接摆了摆手,“这种小事儿没有必要说,让他们把那些尸首埋在田里,咱的那块地可肥了,下边埋了好些个倭头……”

    宋濂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低下头不敢看这两个犹如修罗夜叉一般的人间极致,低声说道,“微臣想请皇爷写一副牌匾,再定一个供销社开门的日子……”

    朱元璋沉吟片刻,乐呵呵的说道,“就三天以后吧,到时候咱也去凑凑热闹……”

    宋濂躬身退下,朱元璋则挥毫泼墨,几个大字缓缓出现,“大明供销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