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嘶嘶!大爷,大爷!你还没想好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灵脉在大唐其实不算很不稀奇。

    一些大的县城郡城州府之下,都有地气灵脉的存在。

    旺盛的人气加上地脉灵气,对妖魔邪祟还有阴煞之气有天然的震慑驱赶之效。

    一城之地的防御阵法,大多都是以此为跟进所布置。

    不过安阳县这样的小县城地下,以前肯定是没有的。

    而现在,有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脉之气会沾染在本地久居之人的身上,也有庇护的效用。

    所以人们对家乡祖地有难以割舍的情感。

    即便在故地过得不好,那块地方在你心里,也有着独特的存在感。

    甚至在别处偶尔听到地名,都忍不住心弦震颤。

    人们总是会寻根问祖,不仅是血脉传承的追寻,还有对祖籍所在的求问。

    世家大族称祖地为族地,先祖埋身之处。

    也有的是将发迹之地当作新的祖地。

    商人和货郎都是常在外奔波走动之人,难免遇到许多的凶险。

    凶险有的来自贼匪恶人,有的来自野兽妖魔鬼物,还有的来自天灾横祸……

    所以他们也是最迫切祈求平安的人群。

    最先信陈玄帆有庇护之能的就是他们,等这灵脉的消息一出,就更信得坚定了。

    而随着他们的走动,可以想见到,供奉陈玄帆的功德牌位之事,会传播到更多的人耳中。

    这对陈玄帆来说,也是喜忧参半。

    喜的当然是源源不断的功德金光,忧的是这么传下去,不知道最后会传成什么样子。

    他可不敢低估百姓们的创造力,尤其是在神鬼这方面。

    后世陈玄帆听过一个典故,据说有人把杜甫和伍子胥都配成了一对!

    因为伍子胥曾修筑堤坝,建设水利,生前深受百姓爱戴,他死后,许多老百姓就自发建造了伍子胥庙。

    可是多年以后,庙在人们口口相传中成了五髭须相公庙。

    而恰巧不远处有个杜甫庙。

    杜甫曾任官职“左拾遗”,所以他的庙被称为杜拾遗庙。

    后来传着传着,就成了杜十姨。

    年长日久的庙修了又修,连神像都变成了村妇模样,被供奉多年

    有一日,乡亲们闲来无事,心疼五髭须相公孤苦伶仃的,也没个人知冷知热,就想给他配个老婆。

    这自古嫁娶不是小事,都要讲究个“门当户对”。所以五髭须相公娶妻,也需得是个神仙,而且还得是女仙。

    然后一看,好家伙,这附近不就有个杜十姨吗?

    于是乡亲们兴高采烈地就把杜十姨的神像,迎娶到了“五髭须相公”的庙里,从此合为一座庙。

    诗圣杜甫就这样被乡亲们风风光光地许配给了伍子胥。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他娘的,这是被人嫁出呀。杜甫那是早就死了,可我却很有可能会活着看见!”陈玄帆摸着下巴,怎么想都觉得不行。

    兰姐说,安阳县内的几家,已经有意给他造家庙了。

    就在种植香料的院子里,陈家自家人供奉他不算犯忌讳。

    也能镇压灵脉的气。

    陈玄帆决定,不能让他们这么干。

    功德牌位可以立,但是造神像就大可不必了!

    正好,他回来的消息万家张家应该都知道了,明天肯定会派人来送帖子,邀请他去赴宴。

    宴会无非就是给他接风洗尘,然后便会说到灵脉和家庙这两件事。

    陈玄帆准备把家庙的事按下去。

    塑像什么的,还是不用了。

    虽然他俊美的容颜和英武的身姿以及卓越的气质,并不畏惧被万千少女瞻仰憧憬。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