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莫把秦皇当汉武,焚书坑儒君莫哭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反正那位帝师教的东西,你都学过,到时候把你的真材实料拿出来,如果能压一压那儒家帝师就更好了。”

    “还有啊...”

    “那个帝师很好欺负的,你尽管去欺负,只要把对方当成普通夫子就行了,到时候欺负一遍,以后在学宫那里,还不比在军营里轻松?”

    “对吧!”

    “喔,对了,你不是说帝师是那什么傻什么缺吗,记得一定要在他面前大声说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你有实力获得自由!”

    王贲呵呵笑着,

    在赵牧面前这样去说,总比以后王离这傻小子在陛下面前去说的好。

    不过...

    这应该算不上坑儿子!

    就感觉挺不错!

    说完这话,

    王贲就直接走进了大宅子当中,留下一脸懵的王离。

    我爹让我去学宫?

    这......

    好差事啊!

    简直就不要太美的那种!

    虽然不知道老爹安的什么心,但是王翦就感觉这可真不错。

    他陛下的郎卫不假,但基本上都没他什么事,整日都跟军营那群男的混在一起多没意思...

    去学宫可就自由多了!

    不说别的,

    到时候只要稍微吓唬一下那个夫子,分分钟没毛病,反正论语什么的,他都有研习过,不难的。

    那个什么夫子,哪有东西可以教他?

    不过就是儒家那些之乎者也的家伙,连兵书都不会,就只知道仁义感化,这东西要有用,那还要军队来当摆设吗...

    王离心里立刻就有了想法,到时候叫上李由、尉缭那几个家伙,一起去助阵,还不怕那帝师不放人!

    呵呵...

    爽啊!

    舒坦!

    怕不是等李由他们知道了,不得羡慕死他小王的这个好差事。

    而最前面的王翦听到这个话,则是微微侧头瞥了一眼,意味深长的目光落在了王贲身上。

    这件事的寓意有些不简单啊!

    难道朝堂之上,有变动了吗...

    王翦摇了摇头,对于朝堂之事,他早已不过问,甚至连打探的想法都没有,而是全盘放下。

    所以对于朝堂之上的动向,他倒也不是很清楚,甚至严令在家中不得讨论这些事!

    韬光养晦!

    功高震主!

    他王翦这是在救王家!

    很快,

    站在大宅子外面的王离几人就听到了里面响起的惨叫声,

    “啊,爹,下手轻点!我都那么大的人了,就别揍了啊!”

    “呵,大?能有你老子我大?长再大,我也是你老子,你也是我儿子,揍你怎么了,我高兴!”

    “痛啊,老爹!”

    “你还知道痛?去喝好酒的时候,咋就不知道痛啊?别的不说,有好酒都不叫你老子我一起,就说你该揍不该揍!”王翦的声音那是越说越气,“昨天喝了好酒醉醺醺的回来,老子就不说你了,还真以为我闻不出来那酒气的好是吗?”

    “呵呵...”

    “好啊,你小子今天又去喝好酒,还是跟昨天那个酒味不一样的好酒!”

    “有好东西都不知道孝敬老爹,你这不孝子,该揍!”

    “要是不把那好酒带一坛回来孝敬老子,以后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对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啊,专挑我喜欢的杀人技巧用!不错不错,这解释不错!”新笔趣阁

    王贲:“???”

    王离:“......”

    就这?

    完了!

    老爷子也疯了!

    居然是为了一坛酒才揍人,而不是为了替他这个乖孙出气,这还是他认识的老爷子吗...

    只是...

    嘿嘿!

    王离怪笑了两声,老爹这也不抗揍啊,一点也没有他小王皮糙肉厚。

    原来老爹挨揍了,也会知道痛的啊,这惨叫声可真是大。

    唉!

    大家都一样!

    老爹也是人,挨揍了会惨叫,吃多了会拉,喝多了会吐,并没有三头六臂啊!

    还没等王离高兴的太久,一旁就伸过来两根纤细的手指捏住了他的耳朵,问道:

    “你是怎么知道爹逛花楼的?你小子是不是也不学好?”

    “哼,你姐我最恨的就是逛花楼的男人了!”

    “爹不揍你,我都要揍你!”

    王离一回头,对上的是姐姐王嫣柔的眼睛,“啊?姐,我可没有......”

    不等他把话说完,立马就被提拉着丢到了院子里。

    王离看到摩拳擦掌的姐姐,心里直发憷,这特麽才是个真正的女魔头,动起手来不知道轻重的那种。

    王嫣柔虽是女儿身,却是不爱红装爱武装,在整个咸阳都是出了名的女魔头,兵法韬略无所不会,武艺高强到足够打他王离三个!

    没得玩啊!

    “娘,你看姐他......”

    王夫人转身直接离开:“跟你爹一样,该打!”

    王离傻眼了。

    告状还有错了吗...

    王嫣柔走到王离面前,抿嘴笑道:“只要你把今天知道的都告诉我,放你一马!”

    “对了,特别是关于那个帝师的!”

    “还有,爹跟那什么帝师到底怎么回事,都给我说清楚了。”

    王嫣柔可真是好奇,什么样的帝师,居然能够让她爹这般维护,而且还能让她爹说出这样疯言疯语的论语来。

    这简直就是......妖儒啊!

    但越是这样新鲜的事,王嫣柔就愈发好奇得很!

    “姐,我说我说!”

    “事情是这样的......”

    听完了王离的述说,王嫣柔柳眉一皱,问道:“那就是说,你根本没见到那什么帝师,也不清楚这妖儒到底说了些什么是吧?”

    “呵,该打!”

    “啊?姐你说了,只要我讲出来就不揍人的!男子汉大丈夫一诺千金啊!”

    “呵,我不是男子汉!”

    王离:“???”

    这话...

    没毛病!

    ......

    ......

    此时此刻,

    左相王倌的府邸当中,依旧灯火通明。

    一群儒家之人坐在这里商量了一夜,依旧没有想出一个合适的办法来。

    “右相,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或许......难道......大公子有别的意思不成?”淳于越皱眉说道。

    其他人闻言便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淳于越又道:“或许这是大公子在告诉我们,儒家振兴任重道远,恢复周礼分封阻碍重重,譬如以郡县行分封之事,这是很不错的!”

    “在郡县中,又有分封,到时候以我儒家弟子分布天下,如此还怕不能恢复分封吗?”

    “还有就是...”

    “大公子让律法做主导,或许说不定更有利于我儒家的传播?此事的意义就在于,李斯虽为主导,但一定会以我等来修铸竹简,达到最终书同文,度同制,行同伦的地步!”

    “这样一来的话...”

    “可做的事情那便多了!”

    “收天下各国竹简于咸阳,然后我儒家便可从中抽丝剥茧,看到更不一样的东西,这样一来便可利用各地所知道的情况来进行传播我儒家思想!”

    “到时候,以律法收缴天下愿六国之竹简,这些罪名和错,都将由李斯去背,由......现在的皇帝去背!”

    “而等到大公子登基之日,那便是天下只留存我儒家经典竹简之时!”

    “大公子这是深谋远虑啊!”

    “连以后的事跟名都考虑到了,届时又可以借此增加在万民当中的仁义形象,让世人皆知大公子的仁德而被感化归附!”

    “如此不起刀兵,便能定天下,这不正是我等平常教导大公子的吗?”

    “左相以为如何?”

    想了差不多一晚上,淳于越算是得出了能够说服自己的答案。

    他怎么也不会相信被儒家思想教导多年的大公子扶苏,会突然转变成这个样子。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

    他说的这些,就成了最真实的正解!

    啪!

    忽地有人一拍案桌,

    “对,此言无差!”

    “哈哈哈,一定是这样的。”

    “这是大公子在借那妖儒的口说出这样的话来,要不然大公子又岂会这般?”

    “绝对是这样的!”

    “大公子岂会弃我儒家正道而去?天下百家,唯有儒家独大,唯有儒家仁义礼智信能感化天下万民!”

    “哼,不过即使如此,那妖儒也必须要离开大公子,要不然潜移默化之下,万一大公子要真的被其蛊惑了怎么办?”

    “对,那妖儒必须要滚蛋!”

    “身为儒家弟子,我等在此等待多时的另一个目的,不就是想要等他来拜访右相吗?可是这妖儒竟是连个影子都没有,气煞我也!”

    “......”

    王倌听到淳于越说的话,脸色稍微好了许多。

    可一听到后面这些,脸又立刻黑了下来。

    那个妖儒,竟敢如此无礼...

    简直欺人太甚!

    要知道他王倌可是当代大儒,身为儒家弟子,竟不来拜访,简直有辱孔夫子门人之礼仪。

    “哼,传令天下各地,儒家自此之后,除名赵牧!”

    “此妖儒,不再是我儒家弟子!”

    “还有,待会儿上朝,弹劾赵牧!”

    “如若最后弹劾不成功,那便让我儒家弟子前去那帝师的府门外理论,让这赵牧在天下人丢进脸面!”

    “让天下都知道,这是妖儒,是儒家叛徒,我倒要看看,日后还敢有谁对他伸出手来相助!”

    “其他百家...”

    “呵呵,他们会收这一个被我儒家抛弃的妖儒吗?不会的,甚至如若他们知道赵牧是帝师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人都会踩上一脚!”

    “淳于越博士刚才所言甚善!不久后,我便向天下提名淳于越坐实当代大儒之身份!”

    淳于越一听,急忙起身激动道:“多谢右相!为报答右相,如若弹劾不成功,我愿亲自领着儒家弟子前去那妖儒的府门外......”

    在百家,除名乃是最严重的。

    甚至有的人连命都可以不要,也不愿被除名,就是一种疯狂的执念。

    但是...

    他们根本不知道的是,赵牧在乎吗...

    不在乎的!

    如果知道这群儒家之人的想法的话,赵牧就感觉孔夫子怕不是要从棺材里跳出来......

    他只会感觉这群人傻不溜秋的,

    真是...

    莫把秦皇当汉武,焚书坑儒君莫哭啊!

    .................

    ps:两章二合一!感觉分章就不好看了!所以就不分了诶...七千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