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蒲公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舅也有点不擅长的。

    余渝从后面戳了戳司机,戏谑道:“重在参与嘛。”

    廖初面无表情,“有的时候,放弃才是最佳选项。”

    余渝笑得打跌。

    上次来植物园,还是秋天。

    那时候草坪已经开始萎靡了,举目四望,到处都是萧条。

    可此时春暖花开,枯树冒出新芽,点缀着各色野花的草地重新返青,整片大地都毛茸茸绿油油,叫人打从心眼儿里觉得畅快。

    下车后,廖初挨着摸过那一大一小的脑袋,收获迄今为止数量最多,也最饱满的甜蜜感情果。

    都快在副驾驶座位上堆成小山了。

    余渝看不见未加工的感情果,见他摸自己的头,下意识薅了两把,紧张兮兮地问:“不是有虫子吧?”

    青年琥珀色的眼睛睁得溜圆,廖初不觉失笑,一本正经捏了捏他的耳垂,“嗯,有大虫子。”

    余渝的耳垂生得很好,肉乎乎软绵绵,手感很好。

    余渝浑身紧绷,直到耳垂被捏了下才回过味儿来。

    被骗了!

    于是柳溪爷俩下车时,就看见余渝追着廖初打。

    柳溪:“……”

    狗男男!

    长久生活在钢铁城市中的人们,一旦到了户外,就会油然生出一种矫情的解脱感。

    几人一边走一边伸着懒腰。

    尤其是柳溪,关节沿途洒下爆豆子的脆响。

    倩倩惊讶道:“爸爸,你炸了!”

    柳溪:“……”

    就很不明白,为啥亲爹是作家,养的女儿就这么“会说话”。

    然后廖初就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

    他忘记了柳溪生活常识极度匮乏这个现实。

    一个连蒜苗和韭菜叶都分不清的人,你实在不能指望他分辨野菜品种。

    没办法,廖先生又现场开了一次“野外屯粮”知识讲座。

    “这种是荠菜,包子饺子最好吃。”他指着地上那一团放射形生长的野菜,蹲下去,用铲子斜着往根下一插一晃再一提,荠菜坨坨就连根拔起。

    正偷偷在旁边拔草的余渝见状,默默地收回了手。

    好疼!

    根本拔不动!

    难怪要带铲子!

    围观群众们发出整齐的“哇”,然后噼里啪啦开始鼓掌。

    好厉害!

    又走了两步,廖初又指着另一棵,看上去跟荠菜也没什么太大分别的苗苗说:

    “那是蒲公英。”

    “哎?!”

    两大两小齐齐疑惑脸。

    不对吧?

    “为什么没有球球!”

    余渝比划了下。

    其余三人就都点头。

    对嘛,蒲公英不是球球吗?

    廖初无奈地指着旁边一颗石榴树,“那这个上面也没有石榴。”

    不也不妨碍它是一颗正经石榴树吗?

    野菜没有人工干预,每一棵的成长快慢都不一样。

    可能有的蒲公英种子都散光了,有的还没冒头。

    奈何解释了一通,四名观众还是半信半疑。

    无奈之下,廖初只好又找了一棵开着的蒲公英。

    无数种子组成了浑圆的小毛球,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春日阳光温柔洒落,给它勾勒一层朦胧的光圈。

    是了,这才是大部分人印象中蒲公英的固定形象。

    “我来吹!”

    果果举手。

    廖初失笑,“那行,你来。”

    果果吭哧吭哧跑过去,弯下腰,撅着屁股,用力鼓起腮帮子,“噗!”

    小球猛地往一侧歪去。

    种子们承受不住重击,努力扭动了几下,终于脱离“母体”,嗖地一下,腾空而起。

    众人的视线忍不住追逐着出去,跟那些起起伏伏的绒毛一起,飞向远方。

    就见那一朵朵降落伞似的小种子,乘风而起,随着春风,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风带。

    余渝喃喃道:“那就是风的形状。”

    风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此时在蒲公英的作用下,它的隐身魔法奇迹般的消失了。

    作者有话要说:剩下的我再修改下,下午更新哈1

    小时候爸妈回老家创业,我着实当了几年野孩子……漫山遍野的跑,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想念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