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零章 又又又又钓鱼执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是很清楚双方实力对比,再说他们好歹都已经是官了,这些儒生南逃是民,民南下无罪,官南下那就是叛逃了。

    抓住死路一条。

    “那要是杨丰一直整理不好又如何?”

    郑赐说道。

    “何意?”

    骞义说道。

    “杨丰终究不过一人而已,他要想控制各地,终究需要听命的官,也就是这些赐举人的,可各地终究还是士绅说了算,这些年轻人带着一纸告身就能掌握地方权力?

    若天下士绅皆反抗,难道他还能让每个赴任的,都带上几千兵马?他终不能一人敌天下。”

    郑赐说道。

    “但士绅有几个反抗?苏州还不是投降?”

    解缙忧郁地说道。

    他们其实都很清楚,杨丰的改革触动的,只是儒生利益,诚然,大部分儒生都是士绅,可问题是士绅并不都是儒生,就算是儒生的,也不都是卫道者,就算是卫道者,也不一定敢付诸行动。

    说到底方孝孺能有几个?

    绝大多数都是些蝇营狗苟之辈,墙头草随风倒的货色。

    反抗?

    反抗会死人的?

    不就是科举不考儒学,大家赶紧抱起新学也一样。

    不就是个跪的问题嘛!

    大家跪过女真,跪过蒙古,跪过暴君,再跪个妖人又有何妨?常规操作而已,而解缙等人就是因为清楚士绅们的德性,所以才对未来如此的悲观。

    “那就挑起士绅们的反抗,让士绅们没有退路。”

    郑赐微笑着说道。

    解缙和骞义都疑惑地看着他。

    “但我们需要一个挨天下士绅骂的人,甚至有可能为此献身的人。”

    郑赐说道。

    “一个方孝孺?”

    解缙说道。

    “对,一个方孝孺,一个能为天下忠义舍身,一个能为卫道而死者。”

    郑赐说道。

    “倒是有一个人可用,山东布政使司参议铁铉。”

    骞义说道。

    “对,若以刚烈而言,无人能过之。”

    解缙立刻说道。

    当然,只要这个人不是自己就行。

    “那就想办法让他向朝廷上书,请朝廷复行公田法,就是杨丰在山西搞的那一套,以公田法为名,分天下士绅之田,使各地再无地主。杨丰对此蓄谋已久,二位别忘了,他在山西已经搞得很好,而且先帝也早就提及此事。只不过都怕士绅无法忍受,故此一直布局而已,若杨丰将天下官员皆换成新党,此辈无一人出身地主,皆寻常军户子弟,甚至挑选时候都特意不要军官子弟。可以说这些人不会有抵触,只要杨丰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在各地为其分田,如今若有地方高官上奏,公然请行公田法,必然投杨丰所好。

    而后得其重用。

    而我等需做的,就是让天下士绅皆相信,杨丰将新人替换完成,就会行公田法,这是他蓄谋已久,只不过暂时没有人给他做而已。

    这才是他以新人替换旧人之真正意图。

    如此,天下士绅必然蜂起反抗。

    而此辈足以拖住杨丰,而广州朝廷则趁机整军经武,召集忠义,趁此乱时北上扫清妖氛。”

    郑赐说道。

    解缙和骞义面面相觑。

    “二位,能否力挽狂澜,使社稷幽而复明,就在此一举了。”

    郑赐说道。

    “我去一趟济南。”

    骞义带着一丝坚毅说道。

    仿佛一个即将力挽狂澜的英雄。

    “大明社稷,儒家道统,就看宜之此行了。”

    郑赐说道。

    然后他很庄严地端起酒杯,骞义赶紧端起,再加上解缙,三人仿佛歃血为盟般一饮而尽,随即他俩告辞一同离开。把他们送出门的郑赐,回到这间雅间,笑容深邃地在那里自己喝着酒,很快一个人推开门,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他。

    “禀报公主,就说郑某不负所托。”

    郑赐微笑着说道。

    五台山。

    “我还以为都多么聪明呢,这么点小阴谋就上钩了?”

    杨丰有些鄙视地说道。

    好吧,郑赐是他放出的内鬼,其实也不能算内鬼,毕竟这个计划真要成功了,那郑赐依然是英雄,是儒家道统的捍卫者。如果失败了,那他作为公主的亲信属于成功完成任务,还是会得到重赏的,所以除了良心上会有点不安,其实真的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杨丰就是要清洗。

    但问题是士绅们都属于膝盖软的。

    他们不会给他清洗的借口,所以必须逼他们,而公田法是最好选择。

    更何况他本来就已经搞了,山西就是公田法,那里没有地主,土地不准交易,全是自耕农,当初搞完后甚至还让老朱都有点心动,但还好老朱是理智的,知道这种事情在山西一个省干可以。

    毕竟那些刁民已经动手,而且杨丰还承包了税收。

    但不能扩大化。

    扩大化的后果,就算是他也压不住的。

    但朱允熥因为年轻,倒是的确多次提过这件事。

    所以士绅们是有这种疑虑的。

    如果这时候有趋炎附势的奸臣献媚于杨丰,专门上奏请行公田法,无疑就等于点燃士绅的怒火,那些儒生在民间继续散播公田法的消息,就会彻底引爆士绅的怒火。必要时候他也可以刺激一下,比如给铁铉升官,比如以模棱两可的方式下旨提一提,必要时候肯定一下贾似道……

    贾似道的确是个渣渣。

    丁家洲逃跑的罪洗不白的,但他的公田法真没错啊!

    炒作呗!

    再说也不是炒作,他真是要在大明至少部分地方推行公田法的。

    总之刺激士绅们反抗。

    然后他趁机清洗。

    “不过他们倒是真的挑了一个最好的牺牲品。”

    杨丰说道。

    “这个铁铉原本历史上很有名吗?”

    小公主说道。

    “把你四哥气的抓住后,和方孝孺黄子澄等人一个待遇的。”

    杨丰说道。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