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垂死挣扎(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毕竟杨丰已经很久没消息,朱元璋给他的圣旨,是到广州去乘坐已经准备好的四艘新式战舰,然后到吕宋去迎嘉禾舰队。但嘉禾舰队已经返回京城,这个消息走邸报就算慢,有个把月也到广州了,更何况皇帝驾崩的消息,是以圣旨昭告天下的,这个更快,几天就到广州了。杨丰不可能知道皇帝驾崩了还继续去吕宋,再说他无论去不去,广州那边总归是要露面的。

    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说不定真就出了意外,他从离开安隆司就再没露面,安隆司到广州一路都是崇山峻岭,出个意外也并非不可能。”方孝孺说道。

    “上次在海上都没淹死他,广西那河里能淹死他?”

    齐泰无语中。

    “那如何解释他失踪?更何况海上可没大藤峡这些地方,他走水路去广州,一路上都是些獠蛮之民,说不定会出什么意外。他也不是什么不死之身,真要是不死之身,就不用全身层层重铠了,他那个防弹衣只要到外面,几时不是穿着的?

    他一样能被杀死。

    说不定在那个深山峡谷,阴沟翻船,被土人用毒箭射死。

    更何况不管他是不是死了,只要他不在京城,终归是咱们的机会,新君一继位就改科举,重用北人,改税法,这才几天,朝堂之上就已经一片乌烟瘴气。还让那些小人诬告广泽郡王私下怨及大行皇帝,这摆明了就是要罗织罪状害死广泽郡王,咱们大明刚送走一暴君,这又生一暴君。”

    黄子澄冷笑着说道。

    朱允熥一继位,立刻下旨把他惦记已久的科举制度改了。

    也就是分科取士。

    文,工,农,算,兵五科。

    文科就是之前科举考的,但不再限于儒家典籍,简单说就是任意命题来考,不过实际上还是儒家,毕竟出题人还是那些文官。

    但剩下四科与儒家就无关了。

    而且五科进士一个级别,考中后都是最底层,然后根据成绩升迁,文科进士和过去一样还是到县衙,但不一定是县丞,也可能是主簿,甚至典史。不过鼎甲还是进翰林院,但五科鼎甲都进翰林院,二甲还是进京城各衙门,同样从最底层官员做起,然后工科进工部,算科进户部,兵科进兵部,农科虽然没有农部,但却可以和文科一样直接去县衙。这个改革严重伤害了儒生利益,事实上几乎砍去了他们近半位置,而且就算是文科,也不一定全是儒学,毕竟已经不限儒家典籍了。

    出题是文官,但最后核准还是皇帝啊!

    他要考大明律都行。

    儒生们完全被一巴掌打懵了,尤其是南方那些耕读传家的大儒,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寒窗苦读就为跟一群工匠商贩甚至泥腿子竞争?

    农科真是泥腿子。

    当然,实际上是农学生。

    科举改革是系统化的,并不是朝廷一下子开个农科,而是地方上先进行农学教育,利用杨丰为此准备的教材开农校。朱元璋已经建立起了普及全国的基础教育,也就是说民间识字的小孩数量众多,所以这些小孩可以报农校。

    然后学农学。

    学完之后才参加科举。

    不过农学是肯定要下田,比如育种,肥料研究,不下田怎么研究?

    研究肥料的,还得去研究粪丹各种成分呢!

    那气味可是很冲。

    杨丰都得给生产粪丹的工人提供自制防毒面具。

    这个科举分科改革,四年前杨丰就已经在和皇太孙一起设计了。

    甚至试验性质的学校都有不少了。

    其他几科也一样,甚至就连文科其实也有专门的法律之类学校。

    都在杨丰的五台山。

    朱允熥现在只是终于熬到他爷爷死了,自己做皇帝了,可以把原本试验性质的学校向全国推广,反正他科举开了,而第一批农工兵算这些科的学生,就是他和杨丰搞的那些实验性质的学校的,这些是天子门生,直接去考,然后去基层做官。

    皇帝陛下一下子就有了数量不菲的符合自己标准的基层官员。

    然后再开更多此类学校。

    一步步增加杂科进士的数量。

    逐步对官场进行替换。

    这是蓄谋已久的。

    只不过以前老朱不想这么搞,毕竟他明白儒家对维护家天下是非常有利的,但朱允熥不在乎这个,或者说受现代思想影响的他,有自己的维护家天下的理论。

    但是……

    “就算没有杨丰,你我一群儒生难道能做什么?陛下还有神机营,没有神机营还有京营,就算没有杨丰他还有蓝玉。

    你我能做什么?

    燕王都远遁西域,你我能做什么?”

    齐泰说道。

    的确,这个形势简直让人绝望啊!???..Com

    “南塘兄,别忘了,咱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你觉得我去找陛下,把过去咱们一起的那些密谋抖出,他会不会诛你三族。”

    方孝孺冷笑道。

    齐泰瞪大眼睛……

    “那样你三族也别想跑。”

    他怒道。

    “方某受广泽王知遇之恩,当以死相报,三族而已,十族又如何?方某为报广泽王可舍三族,不知阁下可舍得?”

    方孝孺说道。

    齐泰瞬间僵住了。

    “南塘兄,你不能退缩,其实你也很清楚,咱们不是没办法,只要杨丰不在,咱们就有一线生机,这里有广泽郡王的亲笔信,你不妨先看看。”

    黄子澄看火候到了,把一封信推到齐泰面前说道。

    朱允炆已经被禁足府中,他们没法去见。

    后者愣了一下。

    他紧接着打开信……

    “燕王都远遁西域,你们觉得区区一个湘王,能保护广泽郡王?”

    他紧接着冷笑道。

    好吧,朱允炆的密信,是要他们救出他,然后逃往荆州,去求湘王的保护,毕竟他也知道,这时候不跑就真是等死了。

    “南塘兄,湘王保护不了,那咱们就去求楚王,楚王保护不了,那咱们就去求别的藩王,皇帝陛下要以弟杀兄,做兄长的去求叔父保护,这很合理吧?”

    黄子澄说道。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