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朱允熥的削藩计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有几百侍卫就足够。

    如果想要俸禄,那就别就藩,在京城给他们修王府。

    但护卫,属官都不用了,朝廷每年给他俸禄,养活他一家,而且以后各藩都是固定一个数量,要不然他们一直生下去,就像福禄宴里所说,一个藩王几千领俸禄的,全国所有知县加起来都没他们多,那朝廷如何能承受的了?

    固定一个总数就行。

    更何况他们住在京城,没有护卫属官,开销本来也不大,逢年过节肯定也少不了赏赐。

    他们的俸禄足够锦衣玉食。

    当然,他们的封地是我爹爹封的。

    这个肯定不能裁撤,但他们不去就藩,那封地由朝廷帮他们守,原本封地收入,就算作朝廷代守费用,另外每年也给他们分一点,这个也就算在俸禄里面一起给。

    至于给多少就看情况了。”

    小公主说道。

    她这都是从朱允熥那里搞到的情报。

    姑侄俩关系很好。

    当然,主要是她侄子现在需要个足够信任,而且足够狡猾的军师,虽然小公主在足够狡猾这方面,的确还有些欠缺,但问题是她不懂的赶紧回来问杨丰啊!新笔趣阁

    她给朱允熥做狗头军师,杨丰给她做军师。

    所以朱允熥未来的削藩计划实际上已经有了雏形,那些已经就藩的控制他们供给,逼迫他们自己申请裁撤护卫,反正没护卫他们也就没用。没就藩的给他们两条路,愿意到边塞吃苦就去就藩,但没有俸禄,就靠封地收入维持,不愿意去受苦,就待在京城做寓公。

    给俸禄。

    让你们做富家翁。

    包括已经就藩的,如果不想受苦也可以放弃封地,申请进京居住。

    但一个藩每年给的俸禄都是固定数字,你们愿意锦衣玉食,那就少生点,你们愿意多生,那就只能生活简朴些。

    总之以后的朝廷,肯定不能像福禄宴里描述的,养着几十万宗室,每年财政收入一多半给他们,随随便便一个藩王一年收入就能赶上全国所有知县加起来。这个别说朱允熥,就是那些文官都知道,这完全是荒唐,按照福禄宴所说,这才仅仅不到两百年后就已经这么多。

    这样发展还得了?

    以后全国赋税全养他们,文臣武将吃什么?

    蛋糕这么大,你们越切越多,剩下越来越少,就算以后皇帝不会像朱元章一样铁腕肃贪,大家也总归要有可贪的才能贪啊!

    都给你们了,我们贪都没得贪了。

    这个削藩计划还是很合理,尤其是对藩王们来说,还是能接受,至少对于那些没有野心的藩王来说,他们并不喜欢到边塞,辽王可是至今依然住军营。和去这些贫瘠苦寒之地戍边相比,领着每年几万石俸禄,在南京繁华之地做寓公,明显更划算,这样朱允熥未来的削藩计划,最终真正要面对的,其实也就是朱棣,如果朱棡不死的话再加上朱棡。

    至于周湘二王实力不够,想解决并不难。

    总之这个计划比朱允炆聪明。

    后者的削藩计划太急,也太天真了,不给藩王留后路。

    “所以福禄宴真的帮了他们大忙,那就再给他们一本。”

    杨丰说道。

    “你又想害谁?”

    旁边张缨忍无可忍地说道。

    “别胡说,我这次要出一本爱情故事。”

    杨丰义正辞严地说道。

    他的确出了一本爱情故事……

    “你管这叫爱情?”

    小公主看着他的初稿惊愕地说道。

    他的爱情故事是桃花扇。

    当然,是真实版。

    前面内容差不多,只不过把背景换成富者一席百羊,贫者饿殍遍野的真实明末,同样也把侯公子家是什么情况描绘一下,他爹可是已经在福禄宴里出场过了,侯恂也是参与了掘黄河的。

    水淹开封计划是山东籍河南巡按御史高名衡,和徽州籍开封推官黄澍提出,然后得到包括当时作为援军统帅的侯恂在内一帮大员同意,只不过是要淹李自成。但大家都是文人,诗词歌赋当然一流,涉及到工程设计就肯定不行了,所以黄河扒开后没有按照设计走,反而迅速灌入一条废弃河道,然后直冲开封,最终几十万人被淹死。

    这个过程在国榷中记载很清楚。

    所以杨丰可没冤枉他。

    至于他的真实版桃花扇,结局也是李香君几个不同版本结局中最合理的一个,她被侯公子接回家做了小妾……

    当然是小妾。

    像她这种身份不可能做别的。

    更何况侯公子的年龄,也不可能没有正妻。

    所以她很快就被赶出侯府,赶到了侯家的柴园,然后在一个破房子里病死,而杨丰给她的死,又加上了个新的背景,就是已经顶着金钱鼠尾的侯公子,正奴颜婢膝地站在异族征服者身边,指点后者扒开黄河,让黄河水淹没反抗的义军。

    这也是真实历史。

    真实历史就是侯方域给清军献计掘黄河,水淹抗清的榆园军。

    “这就是爱情啊!”

    杨丰感慨着。

    “你这黑的也实在太多了。”

    小公主惊叹着。

    文官,士绅,藩王,豪商,宦官……

    打击面极广。

    尤其是儒生,顶着金钱鼠尾的侯公子,明显是一种极大讽刺,尤其是对比之前的内容,再配上水太凉就更完美了,而一席百羊的豪商们更是展现了什么叫奢靡,配上因为饥荒造反的百姓,讽刺效果极佳。

    “这不对啊,既然是京城,怎么没有皇帝,为什么宦官是南京留守太监?”

    张缨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你猜?”

    杨丰笑着说道。

    所以这个故事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它发生的地点。

    南京。

    哪怕他没有按照原版,只是说京城被攻陷,南京群臣拥立福王,那也明说了这时候京城不是南京,至于是哪里,那就让人们猜吧。反正他这也不是大明朝,只是他虚构的朝代,所以大家可以尽情胆大些,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好好猜猜京城是哪里。

    当然,肯定在北边。

    是北平还是太原,你们猜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