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徐达之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

    徐达进殿之后,急忙上前,恭敬的行了一礼。

    通过陛下和李文忠的脸色,他已经大致猜到了什么。

    “徐卿,鸡鸣山之事,你已经知道了吧?”

    朱元璋抬手示意徐达起身,紧接着开门见山的问道。

    “回陛下,现如今整个京师城都在议论,微臣自然知晓。”

    徐达点了点头,缓缓答道。

    “既然知道,那朕就不多做介绍了。”

    “对方现如今藏匿于鸡鸣山之中隐藏了行踪,文忠已经带人搜山数日,可是始终未发现敌人踪迹,你可有良策?”

    朱元璋点了点头,直接问道。

    听了朱元璋的问话,徐达转头看了李文忠一眼。

    “回禀陛下,鸡鸣山地势复杂,如果贼人决心要躲,即便大都督带兵全面搜索,恐怕短时间之内也很难有所成效,这一点并不怪大都督。”

    徐达拱了拱手,恭敬的说道。

    听完徐达的话,李文忠愣了一下,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感激之情。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朱元璋继续问道。

    “回陛下,既然搜山不成,不如不搜。”

    “如果对方真的是奔着功臣庙来的,早晚会现身,不如就让大都督直接守着功臣庙,等着贼人现身。”

    “时间久了,他们自然会自己现身,但只要防守严密,他们自知行动无果,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自行撤出鸡鸣山,而陛下可派人隐藏在鸡鸣山之外,待贼人撤离之时一举拿下!”

    徐达思索了一下,胸有成竹的说道。

    听完徐达的回答,朱元璋眼前一亮,可是紧接着又摇了摇头。

    “如果他们一直不肯现身,难道我们要一直提防不成?何时是个头?”

    “满朝文武都在看着,京师城的百姓也在看着,如此被动,怎能服众?”

    朱元璋摇着头,若有所思的说道。

    “这…”

    听到朱元璋的质疑,徐达一时语塞,面露凝重。

    看着无计可施的二人,朱元璋忍不住摇头叹息。

    “陛下,微臣还有一个法子,不知道是否可行。”

    徐达犹豫了一下,再一次开口说道。

    “哦?那还不快说?”

    朱元璋眼前一亮,急忙催促着说道。

    “陛下,想要解决眼下的难题,有一人或许可用,如果他愿意,或许这一难题很快便能迎刃而解!”

    徐达笑了笑,缓缓说道。

    “谁?!”

    朱元璋急忙追问。

    “九安候,胡非!”

    徐达不假思索的说道。

    听了徐达的话,朱元璋和李文忠全都是一愣,尤其是李文忠,愣神之后忍不住皱了皱眉头,疑惑的打量了一眼徐达。

    “他?!”

    “他能行吗?!”

    朱元璋迟疑着,疑惑的问道。

    “回陛下,九安候聪明绝顶,才华盖世,不按常理出牌,如果派他去剿灭这伙北元暗探,或许可以达到奇效!”

    徐达点了点头,肯定的说道。

    “他的确有些过人之处,可是剿灭北元暗探并非吟诗作对,更与经商不同,而且这次的北元暗探不但狡猾,而且身手高强,恐怕他未必能胜任。”

    朱元璋犹豫着摇了摇头,缓缓说道。

    “陛下,您或许忘记了,九安候可是文武兼备啊,当初燕王殿下在回京途中遭遇北元杀手拦截,九安候可是凭借一己之力斩杀上百名高手,并非手无缚鸡之力。”

    徐达笑了笑,缓缓说道。

    听完徐达的话,朱元璋不由得眼前一亮。

    “他,真的行吗?”

    朱元璋迟疑着问道。

    “或许可以一试,即便到时候无功而返,总不会比如今的局势更差。”

    徐达肯定的说道。

    “可是你不是一向看不上他吗?怎么现如今这么力荐于他?”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突然问道。

    徐达和胡惟庸父子之间的互相不对付,整个朝中无人不知,而今徐达突然转换态度,很难不让人疑惑。

    听了朱元璋的问话,徐达微微皱了皱眉头,眼神中闪过了一丝异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