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几何来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她这次过来是准备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将这一情况推广开来,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新的东西。

    说不定他们这种方法很有用呢。

    谷</span>其实将小组分为两部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不然就现在这情况,两边谁也不服谁,吵成一团,那么就算再吵个一千年也是没有任何结果的。

    当然,更关键的是,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他们认真研究,都能提高修为。那么此时还坚持甚至强制让别人同意自己的看法就是一件很蠢的事。

    涂耗心力啊!

    还不如分开来的自在。

    不过就在这时,一道异常的提示音响起。

    提示音响起那一瞬间,姜子淳立马告罪一声,撤出了群聊,也出了幻境。

    下一刻,她怀着激动的心情连上了天道虚拟网。

    点开提醒消息,果然是自己的特别关注。

    “佚名大师又出新东西了。不知道这次是什么?是神通更新?还是其他的?”

    嘴里嘀咕着这些,姜子淳从提示消息直接进入了佚名大师的主页。

    只见这里又多了一部大头书,书名《几何》。

    书页上也画着各式各样极为简单的图案。有方形,有圆,有三角形,还有一些曲线……

    不知道为什么,当姜子淳看到这些图案的时候,她突然感觉到了一种异样的美感。至于为何会如此,她也说不上来。

    “几何?这是什么?”

    姜子淳当然知道几何是虚词,有多少的意思。

    但是看书封上面的那些熟悉的图案,明显又是讲算术的,这……

    说实话,她确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不要紧,买下来看看就知道了。看到价格,姜子淳又习惯性的吐槽道:

    “嗯,还是一气运点,居然没涨价?

    不过也是哦,大师才不会在乎这些呢。

    大师可是视金钱如粪土的。哪里需要这些俗物?”

    想到佚名大师将自己上两个神通的分成逐年减少,甚至几年后更是彻底不再分一丝一毫,姜子淳更是佩服万分。

    这事儿如果搁在她姜子淳身上,她可不会放弃这么大的利益。

    就算迫于压力,她也会稍微占那么一点的。哪里会全部放弃?

    她都如此,那么其他人应该也差不多。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位佚名大师已经相当于是在行圣人之事了。

    这不外乎姜子淳的同学,家人,甚至她所见到的所有人都对大师的印象特别好。

    “我倒要看看这个《几何》到底是什么?”

    灵魂空间中,姜子淳翻开手上这厚实的书本,开始细细品读起来。

    翻开第一页,是本书的前言部分。

    这本《几何》主要讲述的是与图形相关的知识,比如我们常见的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等,这些图形有什么性质,还有相关的计算。

    所以也可以叫做“图形学”,甚至“形学”、“象学”。

    也是笔者从以往的古籍中收集整理,再加上一定的推理演化而来的。如有错误,还望各位读者踊跃留言。

    在笔者的心目中,几何学也可以看作是数学的另外一个分支。同时,这也是笔者数学系列的最后一本书。

    至于其他可能的数学分支,还望读者们自行研究。笔者实力有限,只能到此为止了。

    读到此处,姜子淳惊呼一声:

    “原来这个几何是专门研究图形的。怪不得书封上画着那些图案呢。

    不过我倒要看看里面的内容比目前的算术高明到了哪里,竟然要佚名大师那么自得?”

    至于上面所说这是最后一本数学书,姜子淳到没有多大感觉。

    因为她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知道这一天迟早都要来,现在只是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感慨了一番,姜子淳接着往下看。

    本书的前半部分分别讲述了我们常见的一些图形的性质,还有如何计算角度,长度,面积,体积。

    后半部分则讲述一个新的方法学习方法——演绎法。

    而这个演绎法,就是本书的重点。

    读者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用此方法将前面所讲的数学部分重新推演一遍。相信会有一个相当大的收获。

    “演绎法?

    我倒要见识见识它到底有多厉害?值得大师这么推崇。”

    翻开正文,开篇讲的便是正方形的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嘛。

    这个姜子淳当然知道,当时上算术课的时候,她还被这个题目折磨过。但是现在想想,这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啊。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有计算面积这个需求呢?或者大家接触最多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没错,是亩。

    在古代,我们总有划分土地的需求,但是如何保证划分时的公平性呢,或者说如何比较两块地的大小?

    特别是当两块地的长和宽都不一样的时候,或者土地不是标准的方形的时候,这就更麻烦了。

    所以便慢慢诞生了面积这个说法。

    此时,比较两块地的大小的时候直接将两块地的面积比较一下就行了。

    那么一亩是多大呢?

    我们知道十五亩合一公顷,而一公顷是一个边长为百米的正方形,也就是一万平方米,那么一亩便是它的十五分之一,即约等于666.7平方米。

    当然,这只是我们现在的算法。

    在更久远的古代,人们通常都是大概测量一下,比如周朝的时候,6尺为步,百步为亩。到了秦代,则以6尺为步,240步为一亩。

    接下来我们有了更标准的计量单位米,这才将亩给确定了下来。

    看到此处,姜子淳点了点头,历史好像就是这样发展的。

    她接着往下看。

    “诶,长方形的面积竟然还需要证明,而且居然是这样证明的。”

    在姜子淳心中,长方形的面积不就是长乘以宽嘛,这个还需要证明?

    不过当看到作者将长方形分为许多小正方形,并且运用前面的数学方法证明的时候,姜子淳才陡然感觉这本书有哪一点不一样了。

    “不过前面的数学,哦代数还能这么用,还能用在几何上,这点也确实奇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