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鸡头VS凤尾(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陆怀安对这一点没有意见,无所谓地点点头:“我都行。”

    反正,现在的政策对他们新安的扶持力度已经够大的了,给不给更多的资源,他都可以。

    只要新产业能顺利入驻,他们园区肯定能再提一级。

    “对了,你之前说,新安准备搞个机床厂?”

    陆怀安嗯了一声,沉吟着:“其实之前建零件厂的时候,我就想过的。”

    但是当时确实是手头紧,加上资源不是很合适。

    现在不一样了。

    “亭阳机床厂的厂长,就之前跟我关系不错的那个,今年准备换一批设备了。”wap..com

    陆怀安听到消息,就立刻跟他联系了。

    听说南坪想要建立一个机床厂,亭阳厂长爽快地答应了带他们一下:“他们帮我们购设备,并且会派遣工程师过来帮我们安装,教我们运行……这也是他们现在出的一个服务项目,价格虽然不便宜,但比自己摸索要划算多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确实挺好。”孙华眉开眼笑。

    真好啊!

    就成立了一个园区,就立刻提起来两个大厂,搞起了两个大项目。

    这投资,值了!

    他去做汇报的时候,那整个一春风满面。

    领导们听了,也很是高兴,大大地赞扬了他们这一举措。

    “其实当初你们弄这个园区的时候,大家都还挺担心。”

    毕竟是全国第一例,担心他们尾大不掉,担心他们资金不足,担心他们工程烂尾半路放弃。

    现在这才刚刚开始呢,就已经引入两个大项目。

    真的,让大家都增添了许多信心。

    尤其是另外两个园区,速度顿时就快了很多。

    接下来的几天里,陆续又有一批又一批的考察人员过来。

    陆怀安的开发区指挥部综合办公楼,最近基本都是人山人海。

    他很忙,但都是尽量协调好时间,一一洽谈。

    大企业大项目,占地面积不小的这些,他都是尽量留在新安园区里。

    毕竟他们要求更高,别的地方恐怕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最后如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导致项目失败,影响会很不好。

    但是有些是小企业小工厂,他们对整体的需求比较低。

    比如说:“我只是希望,运输能够方便一点,厂房不用我们自己建就行。”

    “我也是,我现在的工厂,就是运输太不方便了,还得自己修路,过来的话,就是希望不用自己修路。”

    他们小成本生意,哪里修得起路哦。

    一条路修下来,能直接把他们给耗死了。

    对于这些人,陆怀安直接把他们介绍去了南坪的另两个园区:“这两个园区呢,虽然没有新安园区大,但胜在精而细。”

    新安园区的优势,在于规模,在于研发。

    而这两个小园区的优势,则在于他们团结,在于他们对每个企业每个工厂,都非常的关注。

    这些小企业小工厂,过来之后,他们照样不需要自己修路,不需要自己修建厂房,却能得到更多的关心,甚至彼此之间可以形成紧密的联系,互相合作,共同进步。

    这样的条件,对于这些偏远地区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诱惑力。

    他们两相权衡之后,觉得进了新安园区,他们肯定就是炮灰来的,毕竟这里头大部分都是大企业,大公司,他们进去连一点水花都不会有。

    可是进了小园区,他们却也能算是前几名了。

    做凤尾,还是做鸡头?

    考虑再三,这些小企业小工厂,最后都果断进了另外两个园区。

    凤尾当然也很不错,可是,他们更愿意做鸡头。

    没办法,他们的条件更适合他们。

    连孙华都没想到,陆怀安他们竟然还能顺便拉扯着另两个园区踉跄前进。

    要知道,设立龙头企业,最怕的,就是会形成虹吸效应,把其他的小公司小企业给吸干了吸死了。

    设立之初,连领导都觉得这个举动挺冒险。

    可是,陆怀安没有。

    他明明可以一举将园区其他公司全都给吸收了,直接扩充新安集团,可是他没有。

    甚至,他都没去抢其他企业,而是根据他们的需求,推荐了另外两个园区,甚至都不是随便推的,而是根据他们的类别他们的需要,逐一推荐的。

    听他这么说,陆怀安笑了笑:“不是都说好了的么?共同致富。”

    又不是前些年那时候,非要斗个你死我活的。

    如今外敌在前,内患在后。

    他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团结一切力量,共同发展。

    内讧,是最没必要的,除了互相消耗,对未来对经济发展,没一点作用。

    当然了,他也不是圣人,他也有私心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