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夫也要写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至于淳于越,眉头紧皱,在咸阳城中缓步而行。

    近日天下安宁,本来没什么可以忧心的事了。唯一令淳于越心烦的,就是天下安定的方式,与他想象中的不一样。

    遍地都是狡猾的商贾,这样的安定有什么用?

    最为关键的是,陛下越来越倾向于立伏尧为太子了。

    若伏尧做了太子,圣人之学,恐怕要遭受一次打击。

    淳于越叹了口气,不自觉地进了一间茶楼当中。

    茶楼,起源于北地郡,在陛下西巡之后,迅速的传入了咸阳城。

    淳于越很喜欢这里,相比于谪仙楼,整个茶楼显得比较优雅,比较彬彬有礼。

    虽然这里的茶很贵,但是茶楼并没有像谪仙楼一样,把价格贴在墙上,一副市侩气。

    茶楼的价格,都在一张方方正正的纸上。

    你只要进来了,便会有一个容貌清纯美丽的女子,捧着一只干净的一盘子,袅袅走来,而价目表就在这银盘子里面。

    淳于越坐定了,拿起价目表看了看,随手指了指其中一款茶,女子行了一礼,捧着盘子走了。

    片刻之后,茶水送上来了。

    淳于越嗅着那清新的气息,陶醉的闭上了眼睛。

    其实在家也能饮茶,淳于越也屯了不少茶。但是他喜欢茶楼的气氛。

    来这里喝茶的人,都很优雅,坐在这里,淳于越觉得自己找到了同类。

    有时候,他坐在茶楼中,恍惚间觉得自己已经实现了圣人治世,到处都是彬彬有礼的饱学之士。

    多少次,淳于越看着这些茶友,就安慰自己,这古圣先贤的学问,不是只有自己在苦苦支撑,自己还是有很多同道中人的。

    淳于越嗅着茶香,越想越是激动,忍不住自我感动,流下滚滚热泪来。

    而那美貌的女子,又很体贴的端上来一只银盘子,盘子里面放着一块叠好的仙纸。

    淳于越满意的点了点头:茶楼,真的很周到啊。

    他擦了擦眼泪,端起眼前的茶,细细的品了一口。忽然听到有人说:伏尧公子。

    淳于越顿时竖起耳朵来了。

    茶楼和谪仙楼不一样。

    谪仙楼是酒楼,里面李信那一号人比较多。喝酒的时候喜欢高谈阔论,人声鼎沸。有时候喝到兴头上,甚至划拳行酒令。若有人喝醉了,那就更是吵人了。

    在茶楼就不一样了,这里的人温文尔雅,说话细声细气。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所以安静得很。故而……你只要留心倾听的话,是可以听到邻桌的谈论声的。

    淳于越侧了侧耳朵,果然听到了邻桌的声音。

    那两人正在低声谈论,说商君别院的匠户透露,他们正在加紧印一本书,名字叫北游记。好像是伏尧公子写出来的。???..Com

    据说这书中的内容,全都是伏尧公子在北地郡的施政心得。

    据说这本书的内容精彩至极,连未央公主看了,都爱不释手。

    其实这消息,是李水特地命人放出来的,这叫预热。

    书未发售的时候,先在咸阳城中炒一波,把热度炒起来。回头新书一上市,那不就火了吗?

    这两个茶客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隐隐约约的,是真的有点期待。

    毕竟未央公主的实力,他们已经见识过了。公主的那几本书,谁不是爱不释手?

    天下间无数才子,都已经被公主给折服了。甚至有不少人,因为书而对公主产生了一些幻想。

    这算是最大逆不道的爱屋及乌了吧。

    淳于越听到这里,忽然心中有了一个想法,于是将茶一饮而尽,结了账,快步向自己家中走去。

    淳于越忽然反应过来,伏尧的办法,值得借鉴啊。

    伏尧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他的北游记,能写成什么样?

    既然他能通过出书来鼓吹用商贾之道治国。那么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写一本书,宣传儒家治国呢?

    这绝对可行啊。

    更何况,自己乃是饱学之士,对于治国之道,信手拈来。一定可以写的无比翔实,令人赞不绝口。

    淳于越想到这里,不由得手心冒汗,全身发热,恨不得立刻大展拳脚。

    最近在施政上,自己受到了槐谷子的打压,无法施展抱负。但是自己可以写书啊,在书中宣传自己的主张。

    如此一来,定然可以引起不少士人的共鸣。

    嗯,一定可以的。

    想到这里,淳于越加快了脚步。

    他回到家中之后,连饭都顾不上吃,立刻研磨铺纸,奋笔疾书。

    这些施政方针,已经在淳于越脑海中酝酿了大半辈子了,因此他文不加点,笔走龙蛇。

    淳于越以年迈之躯,一直折腾了一整夜。等到天光大亮的时候,淳于越实在撑不住了,于是睡了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后,他又爬了起来,继续奋笔疾书。

    一连三日,日日如此。

    等到第四天早上的时候,淳于越完成了自己的巨著。

    他看着东方升起的红日,伸了伸懒腰,觉得全身舒坦。

    虽然忙了几天,但是淳于越并不觉得太疲惫,这是因为即兴创作让他亢奋不已,到现在那亢奋劲还没有过去。

    淳于越的书,并不长,只有数万字而已。

    但是这在秦代,也算得上是不短的一本书了。

    淳于越看着自己的书稿,真是爱不释手。

    他想了想,在书稿上提了一个名字:尧舜之乡。

    槐谷子不是一直鼓吹什么人间仙境吗?那我这书就叫尧舜之乡好了。

    若仙境之中,人人都如槐谷子一般厚颜无耻。那还是尧舜之乡更胜一筹。

    淳于越满意的点了点头。

    书已经写好了,但是如何发行,淳于越有点犯愁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是要请人抄书,但是抄书难免会出现错漏,而且速度很慢。

    现在倒是流行印刷。而如今可以印刷的地方,唯有商君别院。

    难道要老夫去商君别院印刷?

    淳于越有点犹豫。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把书稿揣在怀里,要去商君别院走一遭。

    这次印刷,就当作一种是示威吧。

    淳于越决定,要单枪匹马的和谪仙拼一拼,看看是谁的治国方略能够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divid=&"p3&"><aonclick=&"getDecode();&"style=&"color:#ff6600;&">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