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汝南袁氏,根基尽毁!气得袁隗吐了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寻常一般心态:“陶使君快起来吧,陛下诏书在此,咱们不妨入殿宣读。”

    陶谦颔首点头:“甚好。”

    旋即。

    他躬身让出一条路,让鲁肃先行。

    鲁肃代表的可是皇家颜面,因此当仁不让,迈步而行。

    陶谦趋步跟在后方,徐州文武官员,方才尾随进入正殿,纷纷排列齐整,等候宣读。

    鲁肃转身面对徐州文武,展开诏书,朗声诵读:“汝南、广陵袁氏,世受皇恩,甚得先帝厚爱,然其不思还报,族中子孙袁胤、袁绥,意图于冬节祭天大典行谋逆之举,证据确凿。”

    “袁氏枉顾皇恩,不知悔改,其罪当夷三族,朕仍念宽容之心,不忍诛之,然国法难容,民恨难消,罪不可赦,朕忍痛诛之,以正国法。”

    静!

    安静!

    死一般的安静!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鲁肃持诏书的手停在空中,良久,陶谦竟不敢接,甚至连头都不敢抬。

    别说是陶谦,便是满殿的文臣武将,同样惊骇不已,纷纷欠着身,不敢抬头。

    尤其是徐州名士赵昱,他原本以为门路来了,但不曾想,南阳皇帝陛下递上来的,居然是要夷灭广陵袁氏三族的诏书。

    虽然,广陵袁氏在整个徐州士族中,能量不算是太大,但他背靠着汝南袁氏的庇佑,在徐州同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有如此背景的世家豪族动手,便是借陶谦一万个胆子,他也绝对是不敢的,南阳皇帝陛下不是给他门路,而是递给他一把刀子啊!

    “陶使君,接旨吧。”

    鲁肃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却像是一柄巨锤般,狠狠砸在了陶谦心坎。

    他是又惊又惧,胆裂魂飞,试图想要伸手,但胳膊却似铅水灌注,愣是探不出分毫。

    “这......”

    陶谦的声音有些颤抖,缓缓抬头时,额上布满细汗:“天使,袁家世代忠良,这其中会不会有误会啊?”

    “哼!”

    幸亏鲁肃早有准备。

    他立刻从旁边的布袋中,取出提前备好的证据:“这是张超、臧洪、袁绥的口供,他亲口承认,自己要在冬节祭天大典上行谋逆之举,这还有假?”

    “啊?”

    陶谦顿时一愣,不敢置信地接过罪证,展开浏览。

    果不其然!

    上面竟还有袁绥的签字画押,以及张超、臧洪的诸多证据。

    虽说,这些罪证不能保证袁胤参与其中,但却已经坐实了袁绥的罪证,按照律法而言,必须要将以袁绥为核心的袁氏三族,统统诛杀。

    不得不承认。

    的确是证据确凿。

    而且,袁绥供认不讳,已成铁证。

    对方摆明了,已经接受了谋逆带来的夷灭三族的后果。

    鲁肃盯着良久没有反应的陶谦,再次将诏书递到跟前:“怎么,陶使君莫非要因为广陵袁氏,便要违抗陛下旨意吗?”

    “臣岂敢!”

    陶谦急忙躬身行礼。

    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接过诏书:“臣陶谦,接旨。”

    鲁肃淡笑,转而言道:“陶使君不必忧心,此乃陛下亲下的诏书,即便袁氏怀恨,自有陛下担着,与你又有何干?”

    虽然动手的是陶谦,但毕竟是皇帝公开下的诏书,即便引起天下人的不满,自然是冤有头债有主,陶谦责任实际上不大。

    “老臣......”

    饶是如此,陶谦依旧口干舌燥,不知应当如何。

    鲁肃倒也不管那么多,转而言道:“既然陶使君已经接下诏书,那不知何时派兵往广陵,鲁某还等着向陛下复命呢。”

    “这......”

    陶谦思索片刻,轻声道:“明日一早出发。”

    鲁肃肯定地点点头:“可以!我等你。”

    言罢。

    鲁肃迈步离开,毫不犹豫。

    望着鲁肃消失的背影,陶谦手持诏书,目光扫过众臣:“尔等,何人愿意引兵赶往广陵?”

    众人沉默,纷纷低头不语。

    良久,赵昱横出一步,拱手抱拳:“使君,属下愿意。”

    陶谦眼神骤亮:“元达无惧否?”

    赵昱铿锵:“吾持天子诏,何惧之有!”

    “好!”

    陶谦感慨万千,亲手将诏书递给赵昱:“既如此,明日一早,便由你亲率兵马,赶往广陵行刑。”

    “使君!”

    赵昱接过诏书,却是欠身拱手:“既然已经决定,拖延至明日,只怕不好,属下愿意今日引兵赶往广陵,好让天子知道我徐州之心意。”

    陶谦大为震动,不住点头:“好!我便许你五千丹阳兵,直奔广陵。”

    赵昱拱手:“喏。”

    “带上天使一起。”

    “使君放心。”

    ******

    司隶,长安。

    太傅府。

    偏殿。

    袁隗正捧卷读书时,右眼皮条件反射般的狂跳,不管他如何眨眼,却总是难以恢复。

    或许是太过劳累,袁隗放下书卷,闭目养神,企图缓解疲劳。

    但不知为何,这心底莫名其妙的惶恐起来,而且越来越重。

    殿外一股穿堂的凉风吹进来,不由地让袁隗打个寒蝉。

    “士纪吗?”

    袁隗微闭着眼睛,缓缓开口:“可是南阳方向有消息传来了?”

    良久。

    没有声音响起。

    袁隗顿感不妙,忙不迭睁开眼睛,举目望去。

    但见,袁基垂着脑袋,站在自己面前,身子在下意识的颤抖,彷佛在竭力隐藏什么。

    “是不是南阳方向不顺利?”

    “没有得手?”

    袁隗试着开口询问,脸上没有半分惊诧。

    因为,如果南阳皇帝陛下当真死了,压根不需要情报,也会震动长安。

    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实际上!

    袁隗就已经意识到,冬节祭天大典的行动,很可能已经失败了。

    不过,胜败乃兵家常事,袁隗从不会因此而沮丧。

    毕竟数年的布局,尚且没能成功,又何至于是这临时起意呢?

    “没得手便没得手,不妨事的。”

    袁隗缓缓起身,绕过长案,转入殿中。

    他来到袁基的跟前,轻声道:“你别伤心,以后报仇的机会很多,本初发展的非常不错,已经成功当上了冀州牧,实力更强。”

    “只要你能振作起来,咱们叔侄一起帮助本初,要不了两年,便能发展壮大,孰胜孰败,犹未可知,此事得慢慢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袁隗压根就不关心此次刺杀的成败如何,他之所以会这样,只是想让袁基振作起来,不再沉溺于悲伤。

    因此,即便失败的消息传过来,袁隗依旧能保持绝对的冷静,甚至脸上没有半点忧愁,反倒像是个没事人一样。

    “抬起头来。”

    袁隗站在袁基面前,双手搭在对方肩上,一双干涸的眸子里,迸发出怒其不争的怨愤,声音陡然间锋锐:

    “我平时是如何教育你的?身为一家之主,必须要于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要有大将之风,瞧瞧你这模样,将来如何继承这家主之位?”

    “快点!”

    袁隗猛一晃袁基的身体:“抬起头来,把眼泪擦掉,胜败乃兵家常事,死两个人而已,又算得了什么。”

    “叔父—!”

    袁基这才直起身子,抬眸望向袁隗:“死两个人,当真不算什么吗?即便他是我等亲人,亦是如此?”

    袁隗以为袁基还是在说袁术,心中一团火噌得窜上来,朗声道:“路是他自己选择的,出了什么后果,就该自己承担。”

    “生死,亦然!”

    袁隗凝视着对方,声音虽然平缓,但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别说是公路,就算是你,是本初,是咱们袁家的任何一个人,都该有这样的觉悟。”

    “恩!”

    袁基咬着牙,肯定地点点头:“叔父能这样想,侄儿就放心了!”

    袁隗听着感觉有些不对劲,但一时又没反应过来,照例在说教:“这人呐,不管在何时,总是得往前看,不能一味的沉寂在悲痛中,明白吗?”

    “侄儿明白。”

    袁基内心稍安,旋即从怀中摸出一封信笺:“叔父,这是从汝南送回来的信笺,冬节祭天大典的刺杀失败,袁绥、袁胤、张超、臧洪被抓,汝南、广陵袁氏,惨遭夷灭三族。”

    轰隆—!

    这一刹,彷佛晴空一道霹雳。

    直将袁隗雷成个黑炭,干涸的双目圆睁,瞳孔极具放大,里面写满了惊惧与惶恐,内心的炸雷更是接连不断。

    “这......”

    袁隗喉头滚动,浑身冷汗哗啦啦淌遍全身。

    他努力压制自己的惊恐,伸出颤颤巍巍的手,接住递上来的书信:“汝南、广陵袁氏,竟被皇帝夷灭三族。”

    袁基恩的一声点点头,语气尽可能保持平缓,不带有半点刺激性言语:“事情败露,张超叛变,拿出与胤弟的来往书信,牵连到了汝南袁氏。”

    袁隗心急,忙不迭取出信笺,展开,眼珠子上下一翻滚,心底的怒火噌得窜到嗓子眼里,当即张嘴怒骂:

    “张超匹夫,害我全族!”

    “胤儿—!”

    这一声仰天长啸。

    彷佛能将整个屋顶掀飞,声音直入九霄,震惊天地。

    袁隗满腔的怒气,不停地冲击自己的五脏六腑,噗的一声,喷出一口四十年的老血。

    跟着,他眼前一黑,整个人直接瘫软在地,倒在了袁基的怀里。

    “叔父—!”

    “叔父—!”

    “您醒醒啊,叔父!”

    “医匠,快进来,别愣怔!”

    “叔父醒醒,您不是说,袁家人当有此觉悟吗?”

    “叔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