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 金融街(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都是一些后世赫赫有名的金融公司或者银行,以后这里注定是一块寸土寸金的金融福地。

    若是上辈子的李卫东,第一感想肯定是有这么一栋,每年得收多少租金。

    但是这辈子的李卫东看到的却是金融街里的住户们,这得有多少的人脉,有多少资源,你想要的这里都有,募投管退全都能解决。

    这玩意和开饭店似的,必须要扎堆才能赚钱,因为大家都知道要吃饭就得来这里,想吃的都有,什么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金融街也是如此,只要和金融有关系的都可以来这里,无论是有钱没地花的要投资,还是缺钱的向来找投资都是理想地。

    邹毅来到京城,第一就是想要找李卫东,但是陈军告诉他老板正和他的同学在一起,让她先休息一下,晚上再见。

    说的好听,让她休息,实际上隐含的意思就是先别来打扰他跟同学叙旧。

    邹毅是蚍蜉资本的总经理,她来到京城,付晓敏肯定要来接她,既然安排到晚上见,就只好来这里了,说到底这里还是她的地盘。

    此时她们俩已经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十分钟前接到陈军的电话就出来等着,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影响,只有她们两人。

    她们俩看到李卫东的时候一惊,只顾着进出的汽车了,等她们发现的时候,李卫东已经溜达着走到她们俩面前了。

    “董事长,您的车呢,怎么没看您下车?”邹毅有些好奇地问道。

    李卫东笑着说道:“嗨,堵车也太厉害了,在马路对面呢,调头就能过来,但就是过不来了,赌了有十分钟了!”

    京城的晚高峰真是吓人,陈军给邹毅打电话的时候,李卫东就快到了,但是十分钟过去了,只挪动了几百米,还是快到了。

    车就堵在旁边的路口,眼门前的路就是过不来了,李卫东只好下车溜达着过来。

    “是呀,来到京城,别的感觉没有,就是堵车太厉害,早晚高峰简直惨不忍睹,要么错开,要么坐地铁!”付晓敏附和道。

    这几年付晓敏在旧金山工作,已经算是大城市了,但是早晚高峰也没堵成这样,在硅谷就更舒服了,压根就不会堵车。

    “西面一个路口,有个万弘地产开发的楼盘,我看广告词说距离金融街只需五分钟,精英的第一选择!”李卫东笑着说道。

    “董事长您也听说过这个,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虽然是句广告词,但也有几分写实!”付晓敏摇头笑着说道。

    按照上班的距离,给金融公司上班的人分个等级,是真有一点的准确性,距离越近,职位越高,挣的越多。

    开玩笑适可而止,付晓敏又说道:“董事长,您里面请!”

    “这个点是不是该下班了,唉,影响你们下班了吧?”李卫东看着从电梯间里走出的人群,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董事长您客气了,我们为了躲避高峰期,实行弹性工作制!”付晓敏笑着解释道。

    “弹性工作制不错!”李卫东点头道,这个制度好与坏,完全是看公司类型,投资公司这种工作,坐班肯定不合适,弹性工作制反而更好。

    当然这种制度很容易导致变相加班!

    这时电梯间里的人走的差不多了,付晓敏说道:“董事长请,我们的办公楼在十五层,本来是想租顶层,但是已经被嘉华基金捷足先登了!”

    “嗯,相比于楼层,位置才重要,我刚才看了一下旁边就是证券管理委员会,希望以后你是他们的常客!”李卫东摆手说道。

    “谢董事长吉言!”付晓敏笑着附和道,常客是什么意思,自然是去证监会申请上市了。

    风投募投管退四大环节中,哪一个都很重要,但是退出这一环的意义更加不同,没有退出就相当于没有收益,估值再高也没有用,都是空中楼阁,说不定哪天就塌了。

    退出变现,落袋为安,投资人才能有收益,合伙人才能获得增益提成,大家才能皆大欢喜。

    退出的途径有很多,并购,被收购,股权转让,当然最理想还是上市,接盘的资金才能足够大,这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李卫东一行乘坐电梯直接到十五楼,电梯间门口正对着的墙上就是蚍蜉资本的字样和log。

    前台看到有人从电梯走出来,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是邹毅和付晓敏,赶忙过来,帮着打开大门。

    进入办公室后,他们碰到的人招呼道,“邹总好,付总好!”

    只是这些人还不太明白,走在前面的这个男人是谁,邹总和付总的站位和走位,怎么看都像是左膀右臂一样。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因为他们知道这本来就是,比如秦世军,出去读书工作几年,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当然比较讽刺的是,他办公的地方和他出国留学前住的地方极近,而他脚下的这块地正是他以前上的幼儿园。???..coM

    为了出国留学卖掉城里的房子,回来发现上班的地方还在自己原来的房子附近,这种感觉还真是想哭。

    好在他跟着姜宗涛当了几年秘书,借着这个机会又回到了京城,成为一名投资经理。

    “董事长,我先检讨一下,公司人员不足,目前只有二十多人,其中有十一人是从M国公司过来的,很多部门的总监都还没有配齐!”

    “检讨什么,你才回来几天,不着急慢慢来,不过一定要坚守一条,宁缺毋滥,这么快能招十几个人,你们的工作已经不错了!”

    李卫东的话让付晓敏一阵脸红,她新招聘的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关键岗位,就连投资经理都没有,全是基层的投资助理或者分析师,哦,还要加上前台和行政小姑娘。

    也有几个过来面试投资经理,但是她面试考察之后就觉得有些不靠谱,条件还不错,名校毕业,但是理论水平不代表实践能力,一谈就露馅。

    “这里是什么地方,金融街,人才肯定有,得需要你慢慢的挖掘,没事拜访一些老前辈,效果很有用!”李卫东提点了一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