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出个主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朱丽萍脸色一暗说道:“这个我们也考察过,去年还请了几个专家咨询,但是弄一个大棚的价格太高,哪个老百姓有这个钱?”

    “政府可以搞个政策贷款呀,刚开始也不用太多,也不要种什么太高档的蔬菜,咱们就种成熟期短的,好种植的菠菜青菜之类的!”

    “只要第一个搞成了,老百姓自然有的是办法,这东西只要搞成产业化,销路就不愁,咱们这交通也算便利,远了不敢说,附近百十公里的地方还是能覆盖的吧!”

    丘山县有一半土地是在山区,剩余一半是平原,这就有个好处,山里的雨水成河流到平原,所以这里的土地不缺水。

    想想后世世界寿光的美名,李卫东觉得人家能搞成,他们这里要说交通条件还更好,水资源也丰富,没有道理搞不成。

    朱丽萍半信半疑地说道:“这个办法能行吗,万一不行这损失可不小?”

    “哪有稳赚不赔的买卖,你知道也告诉我一声,我肯定倾家荡产的去投资!再说了,咱们县就这点地方,也不能都建水泥厂吧?”

    朱丽萍讪讪的不说话了,虽然她不觉得李卫东的建议有多好,但是人家给出了个主意,也不应该去怀疑,石头再多也不能都变成建材。

    他们这地方搞工业的可能性很小,现在建个机械厂都得需要配套,至少周边得有上下游产业,不然孤零零的一个企业靠啥活着。

    大企业落户就得靠政策了,现在的政策就是优先发展几个沿海开放的城市,丘山是要啥没啥,就算他们整个市也没有机会。

    张继先为了缓解媳妇的尴尬,缓缓说道:“我倒是觉得卫东的提议很好,你老家那里的条件就比较合适,你二哥不是在老家吗,你让他试试也不错!”

    朱丽萍的老家在丘山西部的一个镇,但是他父亲是建国前就参加工作,她是家里最小的,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她爹在镇里、县里生活。

    家里还有几个哥哥和亲人,他父亲前两年去世后,他母亲就在县城里居住,她也就偶尔也回去看看,但是对于老家的感情并不深。

    仔细琢磨了一下,似乎这个带头作用,让他家人来搞似乎挺合适,就说道:“过两天我回去一趟,让我二哥试试,再动员几个村子的人试试!”

    李卫东看他俩双簧唱的不错,就不再说话了,好的办法他没有,他总不能凭着一己之力来投资这里吧,他现在也没有这个能力。

    一直到下午三点多,李谦才睡醒,李卫东摸着额头已经不怎么烧了,估计是睡觉前吃的药起作用了,他们也该回家了。

    马卫东和李卫东两人并肩走着,可能是马卫东喝的不少,还有些醉意地说道:“李卫东,你说我现在是不是特别市侩了!”???..Com

    旁边的尹宁听到后皱着眉头,这话说的有些出格了,想要过去拉马卫东。

    李卫东知道马卫东这种清高知识分子的德行,当年和他一模一样,宁愿在车间里呆好几年也不愿意托关系送礼。

    李卫东搂着他的肩膀,小声说道:“老马,这不是市侩,这是进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那是才是市侩,你想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就得走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只要方向对了,过程都不重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