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母系祖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你看过族谱,那你还记得吗?”谢文又问道。

    安然他们几个见谢文这么问曹县,愈加的肯定谢文和姓曹的,应该有某种渊源在里面。

    “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不过我记得族谱上最早的祖先是元代的,叫曹子明。原籍是江西泰和、吉水交界处圳上人,元延祐、至治间奉敕来湘。

    他有七个儿子,第三个儿子叫曹受三,我们应该都是曹受三的后人。”曹县说道。

    “你还记得哪一些?”谢文又问道。

    “我记不太清楚了,不过家里面有族谱,老板你想要了解的话,我回去把他拿过来给你看。”

    “好,下次给我拿过来,我看一看。”谢文点点头。

    “谢老板,你是姓谢吗?不会是原来姓曹吧?”安然笑着问道。

    “我当然是姓谢,怎么可能会姓曹呢?其实莪家也不是益阳人,我老家是娄底新化的,俗称宝庆府。

    不过我父亲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已经过世了,他跟着堂兄来到了益阳,在益阳生活了很多年。

    我父亲差不多要解放的时候才去的南县,所以益阳是我父亲的第二故乡,因为我父亲就是在益阳长大成人的。”谢文解释道。

    “我想我明白了,谢老板,是不是你母亲姓曹?”安然又问道。

    “不错,安主任。你猜的很对,我母亲就是姓曹,老家就是曹家河的。”谢文回答说。

    “老板,你母亲是曹家河的?”正在开车的曹县闻言一震。

    “对呀,按照你刚才的说法,益阳姓曹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个大祠堂的,那说不定我们还有血缘关系。”谢文笑着说道。

    “真的想不到,这么说起来,谢老板,你确确实实是半个益阳人。”熊副市长说道。

    “那现在你跟曹家河那边还有联系吗?有没有亲戚?”安然又问道。

    “我外祖父解放前就搬到了南县,亲戚应该是有,但是直系亲戚应该是没有了,因为后面我父母他们都没有跟这边有多少往来。”谢文说道。

    谢文年轻的时候见父母填写过履历表,上面的籍贯就是写的益阳曹家河,但是从小也没有见自己的外公和母亲跟益阳方面走什么亲戚。

    根据谢文的推测,这边应该是没有什么五服之内的亲戚了。

    “老板,你外公和你母亲他们的字辈还记得吗?”曹县听到老板的母亲是益阳曹氏一族,多少还是有一点激动的。

    因为按照老一辈人的说法,凡是益阳姓曹的,基本上就是一个祖先。难怪老板想要看曹家的族谱,估计他对自己母亲这边的情况还有点在意。

    “曹家河到市区还是有点距离吧,那个地方现在的情况怎么样?”谢文又问道。

    “到市里面有十多公里,将近三十里左右吧,地方比较偏僻一点,主要以竹器生产为主,比如一次性筷子和凉席。”熊副市长说道。

    “我去那里考察过,农作物主要是苎麻。在整个益阳来说,处于中等水平吧。”

    十五公里,谢文听熊副市长说了以后,心里想了一下,近不近远不远的,想帮一下忙,估计现在也不是时机。

    等以后有机会了再说吧,谢文心想,毕竟这里只是自己母亲的祖籍所在地。

    要是自己父系家族所在地,那肯定就有所不同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