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不要过份贪婪(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有米联储援助,从贝尔斯登购买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将会迫使摩根大通减记自己持有的抵押贷款资产。

    这一担心一部分来源于08年抵押贷款担保债券的急剧贬值以及各公司不同的财务数据公布时间。

    摩根大通称,在二月底贝尔斯登持有160亿米元商业不动产抵押贷款担保证券、150亿米元优先级和ALT-A级抵押贷款债券以及20亿米元的各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

    随着米国房价大幅下跌,这些证券的价值也急剧下挫。

    就在过去一个月内,市场中抵押贷款证券的价值纷纷跳水,使得相关的贷款公司难以按要求追加保证金。

    摩根大通的财政年度于12月31日结束,其抵押贷款资产的价值也根据当日的主导价格调整。

    因此,摩根大通抵押贷款资产的价值反映的是上个月市场大震荡之前的情况。

    但是贝尔斯登的财政年度于上个月才结束,该公司抵押贷款资产组合在上财年最后一个季度缩水了25亿米元。

    因此贝尔斯登的抵押贷款组合的价格调整幅度有可能比摩根大通大。

    将贝尔斯登的贷款并入摩根大通的资产负债表可能引发所谓的调价事件,迫使摩根大通按贝尔斯登较低的定价水平调整自己的抵押账目。

    即便摩根大通在12月31日调整的价格完全正确,重新调价仍会导致数十亿米元的减记。

    文章又从救助贝尔斯登的事件分析了米联储这一行为的动机。

    文章分析说,近100年来,米联储越来越走向前台,甚至在很多“溺爱华尔街坏孩子”的质疑声中直接出手拯救资本市场危机。

    其中深刻的背景,是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数量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远远不是一个金融机构甚至是整条华尔街可以承受的。

    在摩根大通宣布收购计划之前两天,米联储刚刚批摩根大通对贝尔斯登贷款。

    短短几天,贷款计划迅速演变成收购计划。可以相信,这笔交易的幕后推手正是米人国经济的“守护神”——米联储。

    近期,米联储多次采用创新的金融工具来解决当前困境。

    无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垃圾债券危机还是这次的次贷危机,都是因为所谓的金融创新所引发。

    米联储这次面对金融危机的威胁也不拘泥于原有的框架,两次采用了创新的金融工具来解决问题。

    第一次是07年12月米联储建立了贷款拍卖机制,以向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防止信贷紧缩恶化导致经济衰退发生。

    第二次是在3月11日宣布,通过金融工具TSLF机制向金融机构出借2000亿米元为期28天的国债,可接受住房抵押证券,再次向市场输血。

    无论从创意还是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新的金融工具都是十分成功的。

    “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米国政府确实走在全球的前面,有很多经验值得中国借鉴。”谢文自言自语的说道。

    “文哥,烟拿过来了。”在谢文自言自语的时候,徐爱华走了进来,把烟递给了谢文。

    徐爱华看见谢文杯子里面的茶没有了,又起身去给谢文倒了一杯热茶过来。

    “刚才又给谁打电话了?”徐爱华问道。

    “没有,我刚才看见网站的分析文章,觉得有一些道理,所以刚才在自言自语。”谢文说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