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谢文-谢薇薇慈善基金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此,我建议应该叫谢文慈善基金会,或者,叫谢文-谢薇薇家族慈善基金会。

    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大卫露西帕卡德基金会、罗素家族基金会这三家均以家族基金会主体进行注册和运营,我们可以仿效。”

    “我同意。”

    “我同意。”

    …………

    都举起了手。

    “好,就依大家的建议,叫谢文-谢薇薇慈善基金会。具体由……徐爱华,你说完了吧?”

    谢文刚要宣布,又停了下来,看了一眼徐爱华。

    “老板你先说完,我还有点小建议。”徐爱华说道。

    “你先说,说不定你的建议对我的决定有帮助呢。”谢文说道。

    “老板,我在米国读书期间,研究过慈善。

    我记得盖茨基金会的项目总监说过一句话,对我们借鉴意义很大。”

    “哦?一句什么话?”

    “他说,在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采取直接给钱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一个病危的孩子得不到及时救治就会失去生命的时候。

    但有些时候,尤其是直接发放金钱或物资得不到好的效果甚至是负面效果的时候,我们就要寻找一种新的方式。

    比如,是不是提供一种产品或者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找到一个合适的项目,然后再生产产品提供给他们?”谢文问道。

    “是啊,比如助听器,轮椅,假肢等等。”徐爱华说道。

    谢文闻言陷入了沉思。

    有了这样的生产企业,固然很好,比如费用大幅降低,可以出售一部分商品来弥补低价或免费的部分。

    这么做就好比现在的盛华楼盘,一半商品房一半公寓楼,用出售商品房的利润来赚公寓楼是一回事。

    这么做,可行性到是很高。可是问题在于企业怎么来,从那里来。收购是最简单的办法,还有就是参股。

    “徐总,你的这个建议很好。可以考虑企业的来源问题吗?是收购兼并,还是自己成立一家企业。”

    “我觉得都可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收购,这样时间短,见效快。而且这样的企业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

    在米国,如果要收购一家高科技企业可能很难,但收购一家这样的企业障碍会很小。而且我们是用慈善基金会的名义来收购,也可以省掉很多的税收和程序。

    再者,比较来说,我相信米国这方面的生产技术要比国内强,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一样的价格,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徐爱华的这种想法确实不错,谢文立马就做出了决断。

    “行,我同意你的这个设想,这件事情就由你具体负责实施,我们就用助听器这个项目。

    那就按你的办法去做,收购一家米资企业。

    不过鉴于我们目前的管理人员欠缺,所以我们要整体收购。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不要有太大的变化。

    另外,我们还需要招聘相应的专业慈善管理人员。

    现在我任命你为基金会的负责人,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要你来负责解决,有什么困难没有?”

    “这么大一摊子,我一个人做不过来吧?”

    徐爱华心想,我是集团公司的首席财务官,现在还要兼任慈善基金会,又要去收购兼并企业,还要去招聘相应的管理人员,事情太多太繁杂了。

    谢文想了一下,就慈善基金会来说,自己也没有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

    这件事情需要跟桑老商量商量,看是否能在国内抽调几个人过来帮忙,或者干脆就入职米国的盛华公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