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给女儿上堂爱国课(书友们,中秋节快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京城只有一台车,肖明叫司机送了一辆过来充当临时座驾。

    肖婷婷与刘晓梅各开一辆,朝圆明园开去。

    圆明园位于海淀,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遭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在清朝经过一百五十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

    曾经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距畅春园约一里多路,即现在BJ大学的北边,清华大学以西。

    一行人站在圆明园遗址上,顾目四望,到处都是断壁残垣,触目惊心!

    大水法、蓄水楼、海晏堂石贝壳、方外观等等,所有的景物的名称后面,无一例外的,都缀着“遗址”这两个叫人心堵到说不出话来的字眼。

    透过眼前的景物,谢文都能够想象得到当时的繁华。

    谢文俯下身去,用手一块一块的抚摸那些石头,那些有着非常精美的花纹的石头。

    现在正是冬季,那些石头无一例外地冰冷着,仿佛一百多年来所凝聚的民族仇恨,一点都不曾减少,冷彻心扉。

    那些石头上的花纹,看上去,仍然是那么的流畅和精致。仿佛一百多年前,上面未曾流过中国人的血与耻辱。

    “薇薇,你们三个来我这边。”

    谢文停止了抚摸,收回手,直起身来,招呼自己的女儿谢薇薇,梁教授女儿杨钥以及刘晓梅的儿子郭辉到身边来。

    “你们看到地上这些砖瓦石头了吧?”谢文问道。

    “知道他们原来是什么吗?”

    “是什么呀?爸爸。”

    “这里,原来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园林。”

    谢文强压往自己内心的激动,一字一句的说道。

    “那怎么成现在这样子了?”

    杨钥在旁边问道。

    “这就是今天我们来这里的原因,因为我要告诉你们一段历史,一段你们以后不论长多大,不论身在何处,都不能忘记的历史。”

    “这地方叫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公元纪年1707年。”

    谢文在情绪平稳了一些后,给眼前即将赴米的三个小孩讲叙着圆明园的历史。

    谢文从圆明园的建造开始讲,讲到他的规模,讲到他的设计,讲到了他的壮丽。

    接着,谢文又开始讲叙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经过。

    当讲到八国联军于1860年10月7日开始在圆明园大肆破坏和抢劫时,谢文的声音开始激昂起来。

    三个小孩的情绪也被谢文调动起来,连边上的肖婷婷,粱教授以及刘晓梅也同样如此。

    “法国有个叫雨果的文学家,他在1861年写了一篇文章。

    文章写到: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爸爸,法兰西和英吉利是谁?”

    “法兰西就是法国,英吉利就是英国。孩子们,我跟你们讲这些,是希望你们不要忘记中国的历史,被外国人欺辱的历史。

    不管将来你们在那里学习和工作,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永远不要伤害和背叛自己的祖国。

    孩子们,你们三个能做到吗?”

    “爸爸,我能。”谢薇薇语气坚定的说道。

    “叔叔,我能。”杨钥,谢薇薇两人牵着手,眼里明显有点晶莹在闪烁。

    “叔叔,我也能。”

    刘晓梅儿子郭辉也语气坚定的回答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