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龙者不能成恶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动,同时还能打好工业革命的基础,为将来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出港,远洋海外称霸世界做铺垫。

    想到这里,沈晨顿时心中有了一个长远计划。

    提升生产力,恢复人口,同步修建大运河,加快国内交通流动,促进商业和人口的兴旺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鼓励百姓出海,征服世界。

    通过陆地可以走西域,与贵霜帝国、安息帝国以及古罗马帝国连通。走海上可以去美洲、南洋、澳洲、中亚以及非洲。

    趁着现在还未到一千年后的航海时代,大汉先一步占据海洋霸权。

    接着就是把工业革命要走的道路给之后的帝国统治者留下,那么也许在几百年后,大汉能够实现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霸主的积累。

    虽然这三步要花的时间可能要好几百年,但沈晨会留下方法,比如工业革命的革命性产物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革命性产物是发电机、内燃机等等。

    蒸汽机和内燃机沈晨并不知道怎么做,可他知道怎么发电。

    电磁感应!

    初中物理最基础的知识。

    用铜线和磁铁就能够简单地制作出发电工具。

    当然。

    这只是最基础的东西,真正要想发电,还有极为庞大的物理化学知识。

    如发电机、储存电、变压器等等,能用电磁感应发电只能算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想真正进入电气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即便如此,如果能够按部就班地按照沈晨提出的三步计划走的话,那么可能二三百年后,大汉就能产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甚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时候遥遥领先世界,称霸世界不再是梦。

    “阿晨想到了什么?”

    邓洪纳闷询问。

    沈晨摇摇头:“没事,只是想着既然要交通便利,最好的方式是水运,如果能把天下河流连接一起,开通航运,想必能大大增加东西南北交流。”

    “这恐怕是个大工程吧。”

    邓洪震惊不已。

    “到时候与三省部台聊聊,看能不能实行。”

    沈晨应了一句。

    随后又与众人随便聊了一下,等下午大家也就各自散去,临走之前,沈晨把邓洪留了下来。

    诸多亲族们离开了骠骑将军府,邓洪跟着沈晨到了后园亭下。

    “阿晨,怎么了?”

    邓洪过来,在亭中与沈晨盘膝而坐,纳闷不解道:“叫我私下商议是有何事?”

    沈晨认真地坐在邓洪对面,看着他沉声道:“六叔祖,我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与你说。”

    “嗯,说吧。”

    邓洪点点头。

    沈晨就道:“我希望邓沈二氏分家。”

    “分家?”

    邓洪震惊道:“阿晨,你这是要做什么?邓氏二氏在一起近百年,早就不分你我。”

    沈晨摇摇头道:“不仅是邓沈二氏分家,还要宗族分家,将大家变成小家,所有人都要分庄迁徙,从南阳祖地离开!”

    邓洪愕然地看着沈晨,忍不住说道:“阿晨,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这是数典忘祖啊!”

    “不,我是在救我们宗族!”

    沈晨认真说道:“叔祖,还记得邓家是怎么衰落几近灭族的吗?即便你忘了邓家,袁家和杨家,四世三公,今日又在何处?”

    “阿晨你的意思是?”

    邓洪顿时回过味来,隐约明白了沈晨的意思。

    沈晨点点头道:“不错,宗族力量过于强大,则必为朝廷所忌。虽然当今天子仁厚,可叔祖能够保证下一代天子不忌惮我们吗?邓家的例子,可不远啊。”

    除了邓家以外,他还想起了宋代的义门陈氏,沈晨穿越前有个朋友就是义门陈氏的后人,有次去他家玩,发现他们家居然有一本族谱。

    那本族谱记录了一个巨大的家族,好奇心趋势下沈晨询问朋友,恰好朋友的爷爷很健谈,说起了他们义门陈氏的往事。

    原来宋仁宗时期,义门陈氏是天下第一大宗族,他们从唐代开始,历经332年,15代不分家,高峰时期人数多达3900多口。而且管理体制严格,出现了“室无私财,厨无别爨”“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之况。

    陈家甚至还只是普通的地方宗族,在朝廷并没有高官撑腰。可即便如此,他们也遭到了宋代号称最为仁义的宋仁宗猜忌,在文彦博、包拯等重臣的力谏下,最终宋仁宗下令让陈氏分家。

    连朝廷没有高官的大家族都被上层忌惮,更别说如今的邓氏。

    要知道现在邓氏又几乎恢复往日荣光。

    随着沈晨带着邓家再次回到朝廷,像邓洪、邓宴、邓艾、邓芝等邓氏后人得到重用,列侯、散官、勋官十多人,再次成为南阳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这么搞下去邓家很快又会发展壮大起来,正所谓树大招风,刘禅仁厚,大抵不会下手,可谁能保证沈晨邓洪他们死后的事情呢?

    所以要想保住家族长远,忍痛分家,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邓洪喃喃自语道:“是了,邓氏已经经历过两次盛极而衰,现在又重新振作,说不好就会来第三次。阿晨的话,才是保存家族长远之大计也。”

    沈晨说道:“现在咱们黄门亭邓沈二氏数百人,参军、入仕者数十人,家家有余财,人人能读书,将来邓沈氏族入仕者还会更多。一旦满朝都是邓沈,皇帝怎么看,朝野怎么看?灭族之日,恐怕不远矣。”

    “不错不错。”

    邓洪只觉得一身冷汗,连连点头道:“为了家族大计,我必须召集诸多族老商议这件事情。”

    “那就拜托叔祖了。”

    沈晨认真拱手一礼。

    分家虽然是无奈之举,但也是大势所趋。

    朝廷以及他自己都不会允许一个权倾朝野的世家门阀存在,不然的话这跟东晋有什么区别?

    所以沈晨不仅仅是在保护家族,同时也是在以身作则,削弱宗族世家!

    (本章完)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