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稳军心,攻颍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一些事情而军心不稳呢?

    因此他必须要找理由彻底把甘宁的队伍掌控过来。

    甘宁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虽说他一直是听沈晨的话,但如今沈晨似乎是直接要军权了,未免有些令他不舒服。

    可不管从哪个角度上来说,他都没法反驳。像之前他们打赌,沈晨赢了。然后现在沈晨又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甘宁也是他手底下的校尉,听从沈晨的命令,从法理和情理上,都是没问题的。

    所以他只好说道:“这是自然。”

    沈晨点点头,然后朗声说道:“既然我是将军,那就听我的命令吧。患有脚疾者现在都上报到我这里,有多少人,我来重新做出安排。”

    他没有立即颁布什么不准打骂士卒之类的军令,而是要先把得脚病的人集中起来。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黄门亭士兵的军官阶层是以他的亲族为根底,这些军官最早都是当年那支从徐州南下的护卫族兵组成,里面的邓沈二氏亲族非常多。

    沈晨严格命令他们不允许打骂士卒,遵守三大注意和八大纪律,若有违背,就剔除出族兵序列。

    要知道黄门亭的族兵地位是很高的,沈晨给予了他们很高的荣誉。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一旦被剔除出去,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再加上新招募的士卒表现好的人有很大晋升机会,会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使得族兵们不敢犯任何一点错误,这才没有凌辱、欺压、打骂、剥削底层士卒的旧时代军阀陋习。

    而甘宁军不一样,等级森严的军队传统从春秋战国就延续至今,大家都是这样,高层将领不把底层士兵当人看,渐渐反而变成了一种习以为常。

    因而要想短时间内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家族的奴仆一样,沈晨也只能暂时改善,而不能立即改变。

    需要到将来夺取政权,或者拥有很大能力的时候,才能够进行改革,现在他也只能温水煮蛙一样,先把自己做好,然后再通过夺取甘宁这些人的军权,改善他们的军队结构。

    很快有脚疾的人上报到了他那里,里面甚至还包括了黄门亭士兵四十多人,甘宁军士兵二百余人,沈晨于是又派遣了二百多人,加上这些脚疾士兵,总计五百人回了颍阳,占据这座城池,找医生进行救治。

    其余人则留下来,继续准备进攻许都。

    休息了大概两刻钟的样子,前方稀疏的林间陡然钻出几个身影,之前派出去的侦查的斥候回来了,向沈晨禀报道:“将军,前方七八里处就是颍阴城,城外周边有大量屯田。”

    “有人看守否?”

    “有,城内外有不少曹军。”

    “我知道了,看来是曹操的屯田兵。”

    沈晨沉吟思索。

    历史上曹操在许都附近屯田,利用颍水和潠水上游的便利浇灌土壤,包括周边颍阴、鄢陵等地,都是他的屯田之所。

    这些事情沈晨以前是不知道的,但后来他派人潜伏许都,查探到了很多情报。

    当初第一次到许都的时候,他是从许都西南方进攻,只是抵达了临颍一带,并没有到许都周围去。

    现在离许都不过二十来公里,近在咫尺,那些屯田兵就暴露在他兵锋之下。

    而这些屯田兵的统领者叫做任峻,为曹操置的典农中郎将,上次他之所以没在许都,是北上给曹操运粮去了。

    历史上曹操非常缺粮,但不是因为他的粮草库存不足,而是他的后方粮道被袁绍打得七零八落。

    是任峻亲自领屯田兵护送粮道,抵御住了袁绍的劫粮骑兵,这才勉强帮助曹操渡过难关。

    现在已经到了七月份,五月份的屯田新粮收割之后,都陆陆续续送到了官渡,到六月之后又要开启粟米的种植。

    所以任俊又回到了许都,催促各屯田户进行生产。

    现在颍阴、许都、鄢陵周边,就有数万户屯田民,任峻手中有数千屯田兵,他们的战斗力或许不如曹军精锐,但也不容小觑。

    甘宁手痒难耐,上前来问道:“阿晨,直接杀过去吧。”

    沈晨摇摇头道:“不可,冲杀过去,他们必然撤回城内,我们可没有攻城的能力,若是越过颍阳,直达许都,必然会被前后夹击。”

    “那如何是好?”

    甘宁问。

    沈晨思索片刻,说道:“曹操在官渡缺粮,若我们毁其粟田,敌人必然出城来战,我们便可大破之。”

    甘宁睁大了眼睛,然后竖起大拇指道:“好主意。”

    当下二人商定,由甘宁领五百人先攻颍阴,如果城外的典农军和他们交战最好,沈晨再带人马杀出去,若是不交战,则立即毁坏农田,逼他们出来。

    之所以这么决定是因为任峻的典农军目前处于分散的状态,遍布颍阴、许都、鄢陵附近。

    如果直接不管他们杀到许都去,那么等到许都的守卫力量把他们防御住的时候,会被前后夹击。所以他们必须把颍阴拿下,有个退路。

    而此时颍阴周边的典农军目测城西只有一二百人,再算上城内和城东,也就是颖水东岸的部队,总数不会超过千人。

    甘宁只带五百人过去,又毁坏农田,很容易激城内守军出城决战,届时沈晨再杀出,可一战定乾坤。

    很快计策完善,甘宁便领着人马,大摇大摆地向着颍阴的方向杀去。

    汉朝的种植方式为夏粟冬麦,冬小麦在来年五月份收割,然后到六月份种植粟苗,也就是小米。它的生长周期为三个月,到九月份就能收割,然后再种冬小麦了。

    所以现在七月初正是夏粟刚刚种下没多久,需要农户们每日在田里照料,灌溉、除虫、锄草,一刻都不能停歇。

    当甘宁军的五百人出现在颍阴城西的时候,正有大量的屯田户还在田间劳作,然后他们就看见了在南面的驿道上,陡然出现了一支军队浩浩荡荡向着颍阴的方向而去。

    这里已经是颍川腹地,许都周边。

    很多人第一时间还以为是驻扎于西南方襄城的曹军回许都有事,只是让他们觉得有些奇怪的是,军服好像不对劲。

    曹军的军服是一统的黑色,而这支军队的军服,却是红色......

    一名负责监管那些屯田民的典农军小队长越看越觉得诧异,然后在脑子里想了一下,曹军那支部队会穿红色的军服呢?

    红色?

    下一秒,他的脸色唰一下变白,然后拿出骨哨,陡然吹响。

    “咻!”

    尖锐的哨声响破苍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