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巾车乡之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就是许都的尴尬之处,由于曹操把主要兵力全调集到了官渡、司隶、兖州、青州沿线跟袁绍决战,导致后方兵力严重不足,只要敌人突破了曹洪和李通的防线,那许都就很难受了。

    曹操沉吟道:“兵贵精不在多,四千人足矣。”

    荀彧又说道:“征南将军昨日就上了文书,已经到了濦强,我已让他在濦强策应许都。”

    “哦?”

    曹操皱眉道:“你把李通叫回来了?”

    荀彧苦笑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若不尽快调集援军,许都真的有被破的风险,哪怕孙策来袭,也得先救了许都再说。”

    曹操眉头就皱得更深。新笔趣阁

    在他看来,荀彧这个举动,就是所谓的饮鸩止渴了。

    李通是自己带了兵马投靠的曹操,而且他的实力还比较强大,有人马一万余人,所以才能够镇守汝南防御孙策,并且包括袁绍刘表等人在内,都想拉拢他。

    当时其实曹操也不知道李通可不可靠,毕竟是外姓,且这个时候豫州大部分郡县都已经反叛,谁又能保证李通会不会投降呢?

    因此把李通调集回来,曹操有两个顾虑,一是怕汝南空虚,孙策来袭。二是怕李通叛变,情况就糟糕了。

    但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非常之期,曹操历史上可是连刚刚纳了张绣之降,就敢把张绣这个已经背叛过一次的人,安排在陈留自己右翼的狠角色。

    他当即也是咬牙道:“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相信文达,自然毋庸担心他,派人传信,让李通北上,与孤汇合。”

    “唯。”

    荀彧就下去办事了。

    曹操左右看道:“沈晨不过是一孺子小儿罢了,仗着孤后方空虚,以为能来袭扰许都,当真是痴心妄想,今孤回来,自当生擒此小儿,尔等先回去吧,李典曹洪夏侯渊,你们领兵守卫许都,容我先去宫中安抚天子,明日就随我兵进临颍。”

    “唯。”

    众将士以及谋士官员们纷纷退下。

    曹操等人走后,这才强撑着身体先去皇宫见了刘协,表面上的一番抚慰后,立即回到司空府邸休息。

    人不是铁打的。

    官渡到许都九十多公里路,赶了一夜,几乎是每走一个小时,马匹就要休息两个小时,平均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跑,不管是马还是士兵,都累得不行。

    所以现在就领兵出征不现实,最少要休整一日,除了士兵们以外,最重要的是这些战马都要用精细饲料喂养,吃饱喝足睡好,才能出兵。

    于是到了沈晨兵进临颍的第三日,曹操终于休整完毕,此时李通于昨日就抵达了许都,与曹操兵合一处,如此曹军精锐人数就达到了接近两万人,浩浩荡荡向着临颍而来。

    但沈晨在许都早有耳目,几年前就派人在许都买了门店,佯装是做生意的,实际上内应,于城外农庄偷偷养了几匹马,曹操刚入城,他的人就去报信了。

    得知曹操亲至,沈晨昨日就退兵至襄城。

    本身他的粮草就带得不多,基本上就是士兵每个人带了十来天干粮而已,一旦曹操围城,要么突围,要么劫掠临颍百姓,因此还不如早点撤兵实在。

    只是曹操又怎么可能放过他?

    在庆幸李通并没有叛变之后,曹操就让李通把兵符交给夏侯渊,让他做夏侯渊的副将。

    然后自己亲领骑兵,带着关羽和许褚,在沈晨还没有从襄城退往昆阳的时候,就已经疾驰而来,打算在半路上拦截。

    虽然他只有五千骑兵,且汉代骑兵没有马镫、马蹄铁和高桥马鞍,但骑兵的速度还是太快,步兵原地结阵不惧怕骑兵,可如果拖延的时间太久,等曹军步兵赶到,那就遭遇。

    此时沈晨目前的位置是在巾车乡附近,位于襄城以南约十多公里,昆阳以北二十多公里处,后世这里有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平顶山市。

    不过他当然不是在平顶山市区,而是在东面的紫云山一带,这里也算是襄城附近唯一的山区,南面就是昆阳。

    正是初夏时节,前两日小雨过后,今日天气晴朗,沈晨撤兵之后,就顺着官道一路向南。

    他们的右手边就是紫云山山区,官道在山区的东面,此刻山林郁郁葱葱,山脚处偶尔还能看到几户人家,村庄田野遍布,远处平原辽阔,丘陵山川森林河流若隐若现。

    黄门亭的士兵断后,甘宁的军队走在前面,顺着宽阔的驿道八千人排成两队长龙,连绵了大概二里地,向着南方不紧不慢地走去。

    “敌袭!”

    “咻!咻!咻!咻!”

    就在这个时候,尖锐的哨声响彻了整个旷野。

    后方有几名骑着马的斥候,飞快地向前方预警,他们是沈晨安排跟在队伍大后方的斥候。

    不需要派出去侦查,只需要跟在部队后面就行,一旦发现敌情,立即策马疾驰过来,追上沈晨的队伍,给他们发出警示。

    刹那间,哨声此起彼伏,甘宁军的士兵们一个个不知所措,而黄门亭的士兵已经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纷纷往右侧的平原上集合,然后沈晨给出作战指令,立即行动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