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各自内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惜的是他病逝的比较早,没两年就死了,不然的话,也许在蒯良的帮助下,等刘表得了荆南,还真有可能称帝。

    现在刘表的实力大增,将原本历史上曹操得到的汝南黄巾以及南阳黄巾吞并,得了二十多万黄巾贼寇,于南阳屯田,势力有所壮大,蒯良就再次建议他吞并江东。

    原本他不敢出兵江东的原因还是在于实力不是很强,但现在即便是没有得到荆南四郡,等明年收成上来,他的实力将再上一个台阶。

    所以当蒯良再次提出出兵江东的时候,刘表就开始认真考虑起来。

    不得不说,如今确实是一个天赐良机。

    荆州因屯田而壮大,江东现在却一片乱象,孙策才刚刚击败陈瑀,内部势力也不稳,到处都有县帅割据,如果趁着这个机会先夺取豫章郡的话.......

    想到这里,刘表缓缓点头道:“善,子柔之言,深得我心,明年我就让黄祖出兵江东,先占据豫章。”

    蒯良拱手说道:“明公英明。”

    ......

    ......

    建安二年年底,刘表与谋主蒯良商议,决定夺取豫章。

    而曹操也在商议明年准备做的事情。

    由于荀攸和程昱在外地,他在自己的司空府邸召见了荀彧、郭嘉二人。

    “淮南弟今年为我大败,我听闻这两个月淮南已经很久没有下雨,宿麦皆都缺水枯萎,寿春出现了大饥荒。”

    曹操左右环视着荀彧和郭嘉说道:“我看袁术已经不足为据,明年我欲征讨吕布,你们看如何?”

    荀彧苦笑道:“司空,此事还是暂且缓缓,如今我们府库并不充盈,连年大战,百姓艰苦,再打下去,恐怕要民不聊生了。”

    曹操皱眉道:“如今军库还有多少粮草?”

    “不到四十万斛。”

    荀彧是管这些后方政务的,粮草问题也归他管,太清楚现在的府库有多少存粮。

    现在许都有大量的世家大族迁移过来,这些人都要吃饭,所以朝廷把国库和军库分开,国库勉强支撑许都朝廷的用度,军库则用于打仗。

    如今军库存粮不足四十万斛,根据《居延汉简》以及《三国志·邓艾传》中记载的士兵粮食消耗来算,每人每月要消耗大概三石粮食,一万人平均一个月要耗费将近三万石。

    也就是说,曹操现在的四万兵马再出战的话,一个月就得吃十二万石粮食,即便省着点,最多打四五个月,他就得陷入没有粮草的尴尬境地。

    这其实也跟沈晨有很大关系。

    历史上曹操倒是没有俘虏南阳黄巾二十多万,但颍川和汝南黄巾大概有十万人被他俘虏了。

    在韩浩枣祗等人的建议下,他于颍川开始屯田,当年就收获百万石粮食。

    然而这次大部分汝南黄巾都被沈晨骗去了南阳,曹操只得到了几万颍川黄巾,之后屯田还是加上早年俘虏的青州黄巾家眷,这才勉强糊口。

    再加上奉养天子和满朝大臣,到处都要花费,造成了曹操越来越穷,府库的粮食已经开始有些难以支撑他到处打仗了。M.biQUpai.coM

    从这一点上来看,也应证了那句,“凡事都是双刃剑”,奉迎天子有利也有弊。

    好处在于政治上得到了名分大义。

    坏处就是要供养一个帝国的首都,对于曹操这个军阀来说,非常吃力,满朝文武都要发俸禄,天子也得保证他的花销用度,对于曹操来说,实在是太穷了。

    听到荀彧报告的坏消息,曹操脸色非常差,问道:“吕布乃反复无常之辈,若是不征讨,恐将来必为害,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荀彧说道:“如今豫州残破,兖州也不是很好,四周贼寇遍地,若是能征讨一些黄巾残党,于豫州屯田,让战兵皆开垦田地,休养生息一两年,或许形势就能够有所好转。”

    他的意思是别让曹操再大规模打仗,要么就先把颍川周边,如伏牛山、汝南等地残存的一些山贼土匪黄巾余孽清理一下,俘虏人口来屯田,要么就让战兵直接开垦田土,修养一两年,恢复实力。

    但这显然违背了曹操的战略意图,他是打算东征吕布,将整个河南之地先掌控在自己手里,如果放任吕布这颗钉子嵌在身边,北方的袁绍又日益壮大,将来还怎么和袁绍打?

    所以曹操摇头道:“不行啊,吕布这厮必须要除掉,否则贻害无穷。”

    郭嘉思索片刻,忽然说道:“明公,我听闻刘表在南阳收拢了大量逃难的关中百姓和南阳汝南黄巾,就地屯田,收获颇丰?”

    曹操点点头道:“是啊,当初我征南阳,其实也是想将南阳纳入彀中,如此若能迁移南阳百姓至汝南或者颍川等地,屯制田地,或许就能解决粮草缺少的问题。”

    历史上他三征南阳,最后成功让张绣投降,之后又大量迁移了南阳人口到颍川去,填充了河南等地的屯田人口,而这其中就有今年出生的邓艾。

    现在沈晨击退了曹操,引发了连锁反应就是曹操缺少屯田民,得到的粮食大量减少,邓艾没有去颍川就算了,如果不解决粮食问题的话,明年历史进程东征吕布,恐怕也要延后。

    而这一延后,也不知道后续还会造成多少不可预知的历史改变。

    不过曹操现在又非常迫切想把吕布处理掉。

    因为他能够看得出来,公孙瓒已经支撑不了多久,等他一被消灭,袁绍的目光必然会投向南方。到时候北边袁绍,东边吕布,南面刘表,他的处境就非常糟糕了。

    所以即便是缺少粮食,曹操也还在考虑,要不要咬咬牙,明年继续按照计划攻打吕布。

    郭嘉却笑着说道:“我听人说,那沈晨在荆州四处宣扬要抗击明公,刘表不仅默许,还在背后支持,我看他有不轨之志。但他若想称霸,就必得江东,否则北上河南,孙氏与他有血仇,必阴袭江夏。”

    “你的意思是?”

    曹操抚了抚下颌长须,眼睛微微眯起来。

    郭嘉说道:“当以天子名诏,让刘表供奉数百万斛粮草以供朝廷支用。而天子给他的,便是拜为骠骑将军,持节并督益、交、荆、扬四州事。届时刘璋、孙策等人,必与他交恶,以此也能削弱刘表的实力。”

    “哦?”

    曹操思索道:“若是刘表不从呢?”

    郭嘉说道:“不管从不从,都无所谓。他若是不从,天子向他乞食,怎么样也得供奉个数十万石粮草。若是从之,那就更佳,我们也能得到粮草,他就能得到名正言顺地出兵益州、交州和扬州的机会,我们怎么样都不会亏。”

    曹操皱眉道:“万一刘表击败了孙策和刘璋,整个南方岂不是为他所得?”

    “明公,刘表不修武事,兵马再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刘璋占据地利,如何能讨?江东更不用说,孙策勇猛难当,岂能为刘表所败。”

    郭嘉笑道:“何况他们即便一人不敌,难道还不能联合吗?纵使退一万步,他们都不敌,刘表想吞并扬州和益州,非数年不可得也,届时我们也早就一统河南,势力壮大。”

    “这倒也是。”

    曹操深以为然,觉得这个主意似乎还不错。

    不得不说,郭嘉还是洞悉人心的。

    他敏锐察觉到刘表似乎有不轨之意,可能会称帝,所以才想诱使刘表上供。

    如果刘表答应了,那刚好还能让他出兵扬州和益州,削弱他的实力。

    要是不答应也没关系,刘协向他请求,怎么样也该意思意思,朝贡点粮草过来。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他答应了,开始在南方准备称霸,也不一定搞得过孙策和刘璋。

    搞不过他们的话,最好的结果就是继续跟历史上一样,他供奉数百万石粮草,然后待在荆州哪也打不下,最后老死。

    最坏的结果就是刘表拿下了扬州益州和交州,至此成为南方最大的诸侯。

    然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也顶多是跟现在的袁绍一样强罢了,而曹操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获得粮草,一统河南,然后再跟袁绍决一死战。

    估计等曹操和袁绍打的时候,刘表还在和刘璋孙策扯头发,刚好也就利用刘璋和孙策牵制刘表,让曹操后顾无忧。

    这一点跟后来的张羡叛乱很相似。

    由于张羡叛乱,造成了刘表必须派兵马去长沙平叛,给了曹操在官渡之战无后顾之忧的天赐良机,最终消灭袁绍一统北方。

    当时是曹操运气好,如果没有这一茬,以及孙策被刺客杀死,也许老家就得被刘表和孙策偷了。

    但现在就不是运气,而是郭嘉认为,刘表南阳屯田大获丰收,实力暴涨,必然也会使野心暴涨,刚好给他大义名分,让他去征讨孙策和刘璋,就能一举两得。

    曹操沉吟片刻,觉得郭嘉的计策里外不会亏,便点头道:“好,就这么办。”

    天下大势就是这样。

    刘表因为屯田实力暴涨而让他渐渐起了割据和称帝之心,郭嘉洞悉人心,立即利用这一点给刘表送枕头。

    双方各取所需,也许改变了很多大势。

    唯一不变的,就是倒霉蛋刘备。

    年关将至,刘备历史上可怜兮兮地在小沛过着凄惨的生活。

    如今稍微好点。

    因为沈晨给他送了一批金子和财物,让他能过个好年。

    现在正在小沛准备点年货,和家人团聚。

    而就在他大年夜在小沛县衙府开办了晚宴,派人去叫关羽和张飞太史慈他们一起过来吃饭的时候。

    张飞却兴冲冲地跑到了县衙,推开门就大喊道:“大兄,我劫得了一批战马!”

    这批战马,正是吕布派人去河内购置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