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孔明(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分家成为一家之主。

    但也有例外。

    那就是长辈都死光了,留下的子女当中,年龄最大的男丁就必须提前及冠继承家业。

    比如在诸葛玄接诸葛家族来荆州之前,诸葛珪病逝,诸葛亮同父异母的兄长诸葛瑾就要侍奉继母,抚养诸葛亮诸葛均等兄弟姐妹,所以他十五岁时就已经取表字子瑜,成为了诸葛家家主。

    后来诸葛亮和诸葛均的亲生母亲,诸葛瑾的继母死后,诸葛玄来接他们去荆州,但诸葛瑾没去,在这个时候与诸葛亮他们分家,独自一人去了江东发展。

    因此在那个时候诸葛瑾就属于离家自主创业,琅琊诸葛家的家主就变成了诸葛玄,那么诸葛亮就不需要取表字继承家业。

    现在诸葛玄又死了,诸葛瑾已经分家离开,琅琊诸葛氏家主的重担,自然就要落在诸葛亮的头上。

    诸葛玄在临死之前赐字给诸葛亮,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古代的一种传承秩序。.CoM

    他气息渐渐微弱,看着诸葛亮跪倒在自己面前,轻声说道:“你的字我早已经想好,便字孔明吧。”

    “孔明多谢叔父赐字。”

    诸葛亮磕头行礼。

    自此之后,他就是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今生无憾矣。”

    诸葛玄露出了笑脸。

    等他为诸葛亮赐字之后,后面诸多好友便上来探视。

    作为一位风雅士人,诸葛玄交友广泛,像蔡家、蒯家、庞家、黄家等荆州各大世家都有他的朋友。

    如庞统的父亲,蒯家的蒯良,黄家的黄承彦甚至蔡家的蔡瓒和蔡琰都在这里。

    其中里面这位蔡琰并不是那位蔡文姬,而是蔡瑁的堂兄弟。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虚构了蔡家两人为蔡中蔡和,但实际上蔡瑁的堂兄弟真实名字叫蔡琰和蔡瓒。

    这二人早年都在外地为官,蔡琰曾经是巴郡太守,蔡瓒则为郿县县令,董卓之乱后都弃官归乡,现在并未出仕,同时蔡瓒也是邓洪老婆蔡氏的父亲。

    诸多诸葛玄的好友都一一上前慰问,诸葛玄拖着病躯与他们一一交谈,一是与他们话别,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交代遗言,拜托他们在自己死后,能够对诸葛亮兄弟照拂一二。

    听到叔父临死之前依旧放心不下他们,一旁的诸葛亮和诸葛均肃穆而立,但眼中泪水却无声流下,早已经成为了泪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诸葛玄艰难拖着病躯向友人们交代后事,其实就是在利用自己最后的一点影响力,拜托生前的诸位好友,请求他们可以将来帮助诸葛亮诸葛均兄弟。

    后来诸葛亮与荆州各大世家都有关系,如八面玲珑一般在其中穿针引线,到处做说客帮助刘备在荆州立足,又劝孙权联合一起抗曹,未尝不是因为这个时期诸葛玄给他们留下的政治遗产在起作用。

    所以诸葛玄对诸葛亮他们的恩情,真的是如山海一样高,让四个兄弟姐妹止不住的流泪,又怕惊扰了叔父和诸多客人,就只能捂着嘴,用袖子将脸掩住,低声抽咽。

    过了一会儿,诸葛玄与诸多好友们都艰难地打了招呼,躺在木塌上,继续和众人闲聊,算是给自己的人生画一个句号,与大家道别离开。

    等到天色渐晚的时候,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脸上原本稍稍变好的气色也开始泛白,然后好似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嘴巴微微张着,像是有无数的话要说,可是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叔父,叔父?”

    诸葛亮诸葛均诸葛姐妹忙不迭扑上来。

    诸葛玄最后勉强露了个笑脸,然后头慢慢地从枕头上滑落。

    “叔父!呜呜呜呜呜......”

    诸葛大姐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指头摁在了诸葛玄的脉搏上,随即哇的一声,嚎啕大哭了起来。

    “呜呜呜呜,叔父。”

    诸葛亮诸葛均等人顿时止不住泪水痛哭。

    周围众人顿时意识到诸葛玄病逝了,一个个脸色悲戚,叹息不已。

    其中不少人眼泪下来,他的生前好友皆悲伤流泪。

    刘先用宽大的袖袍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走上前劝道:“孔明,阿均,如今最要紧的是为你们叔父办理后事。”

    “呜呜呜呜呜。”

    诸葛兄弟姐妹三人依旧哭泣。

    唯有诸葛亮红着眼睛,擦干泪水垂头悲伤道:“伯父说的没错,叔父病逝,为人子侄,应当先为叔父操办后事。”

    作为一家之主,他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来。

    当下诸葛亮起身,去吩咐奴仆将原本准备好的东西开始布置。

    其实大家都已经料到了这一步,不然的话诸葛家也不会通知众人过来,因此早就有所准备。

    这也是诸葛玄的遗言,他能够感觉到大限将至,所以让诸葛亮买了一些素布,同时让他派人去通知好友前来。

    一是为了看最后一面,二也是为了众人能够在他死后给诸葛亮有个帮衬。

    现在诸葛玄病死,自然也要开始丧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