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精明的刘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邓洪脸色有些为难道:“怕是不尽人意。”

    “为何?”

    刘表皱起眉头,自从前年开始屯田,他每年都能收获数百万斛粮草。

    要知道历史上曹操仅仅只是俘虏了汝南黄巾十多万人口,屯田的当年就获得了一百多万斛粮食。

    而他是得到了汝南南阳黄巾加上关中难民,总计三十多万,屯田所获更多于曹操。

    事关这么大笔财富,他当然上心。

    邓洪就说道:“曹操来时,各地百姓皆惊慌而逃,郡县官吏大小无不弃官而走,田园有近一月无人照看,怕是会大幅减产。”

    “这曹操......”

    刘表揉了揉太阳穴心情很不爽,心道你来征张绣就征张绣,吓唬他的屯田民做什么?

    害得他今年的收获怕是要减少许多了。

    邓洪苦笑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现在曹操走后,大多逃难的百姓和官吏都回去了,相信重新耕作之后,应该还是能有些收成。”

    “都已经近一月没有好好打理农田了,到麦熟之日还能有几成?”

    刘表有些心情烦闷地摆摆手,说道:“今年的收成就免了吧,让屯民自己留下,希望不需要府库往南阳运输粮草就行。”

    邓洪和沈晨对视一眼,同时拱手道:“明公(使君)仁义。”

    “嗯。”

    刘表应了一声,忽然又想起一件事,问道:“听说各县县令得知曹操来袭,皆闻风而降?”

    “额......”

    邓洪犹豫道:“是倒是......只是同僚们也是无可奈何的吧。”

    刘表冷笑道:“一群反复无常之辈罢了。”

    历史上曹操来的时候,南阳有大批官员投降曹操。结果曹操一走,他们就又马上倒向张绣和刘表。

    只是他们这些墙头草归墙头草,却让刘表失去了今年的税收。

    以前刘表认为南阳盆地无险可守,实在打不过曹操也不想硬拼,这才把兵力都聚集在襄阳周边。

    可现在南阳刘表拥有大量的屯田,每年可以为他提供数百万斛粮草。

    当时一斛等于一石,和平时期一石粟220五铢钱,战乱现在都涨到1000钱往上走。

    甚至有的地方5000钱,一万钱,关中前几年大旱的时候,五十万钱一石粮食,价格涨上了天。

    即便是按照和平时期220钱来算,刘表能从南阳每年得到大约三百万石粮食,换算成五铢钱就是将近七亿钱。

    很多人以为荆州富庶,实际上并不是多富,荆南地区,也就是后世湖南现在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只有长沙郡稍微好一点。

    而荆北的江夏大部分面积都是云梦泽,连县城都没有几座,所以目前刘表掌控的荆州最富裕的其实就只有南阳郡和南郡两个地方。

    如果失去了南阳的话,他的实力将锐减很多,特别是如今刘表对于南阳盆地这块地方,已经远比历史上更有需求。

    现在从前线打探回来的消息告诉他,南阳地区除了南阳西面远离战场的城池以外,包括张绣控制的县在内,其它大部分县城都在曹军来的时候投降了曹操。

    要知道这些县多是大别山西面,也就是后世南阳市东面,泌阳、社旗、唐河等地的县城,是归属于刘表的城池,当地官吏也都是刘表所遣。

    结果曹操一来,全都投降了,而且这些地方还有大量的屯田地,是他的私有财产.....这让刘表脸上如何挂得住?

    思索片刻,刘表看向沈晨道:“沈小郎,你觉得这些反复无常之辈,该如何处置?南阳应该怎样,才能彻底掌控在我的手中呢?”

    沈晨知道刘表这是要问计于他了,这个时候也没办法藏拙,因为刘表不是傻子,知道你的底细你还糊弄他,他肯定会不高兴,他一不高兴,家族在荆州就难混了。

    所以沉吟片刻后,沈晨说道:“使君,自古以来,人们都趋吉避凶,且南阳地方无兵马守备,官员们见曹军来势汹汹,弃官而走倒是无可厚非。但如果是投降曹操,那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什么问题?”

    刘表问。

    沈晨道:“人都喜欢依附于强者,他们没有弃官而走,却选择投降曹操,这就说明在他们眼中使君比曹操弱,认为曹操能够占据南阳,所以才投降曹操,这难道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吗?”

    “自然是。”

    刘表听了脸色果然不舒服起来,那些他任命的官员觉得自己比曹操弱小?

    谁能开心得起来?

    沈晨又说道:“这都是因为使君过于仁厚的缘故,南阳乃是扼守中原门户要地,良田无数,丁口众多,岂能有失?公当驱除这些无能的庸官,换上那些有为的能吏,再派兵北上驻扎叶县,方能保卫南阳不失。”

    “这样吗?”

    刘表思索了起来。

    他在考虑这个计划是否可行。

    换人倒是无所谓,关键是驻兵叶县。

    叶县是许昌的大后方,南阳的门户所在。

    从叶县出兵就直接可以威胁颍川,曹操不可能任由他在那里驻兵。

    张绣屯兵于宛城,曹操都不放心,更何况是叶县?

    所以很大可能性只要他敢派人去,曹操就一定会再来亲征。

    沈小郎目的不纯呀。

    刘表眯着眼睛看向沈晨,他是想把自己拉入与曹操的战争泥潭里。

    不过刘表也没有生气,一来他跟曹操本来就是敌对关系,双方本就是要交战的,只是他不想跟曹操直接大规模正面冲突而已。

    二来黄门亭邓沈二氏和曹操有血仇,虽然这次曹操折了很多人马,可邓沈二氏肯定巴不得消灭曹操。

    所以想借他的实力继续对曹操出兵,也无可厚非。

    只是这和刘表目前的战略有冲突,不管是蒯良蒯越还是他自己,都认为在曹操与袁绍决战之前,不宜与北方发生冲突。

    因此思索片刻之后,他笑眯眯地看向沈晨道:“沈小郎这次在南阳可谓是名动四方呀,我在襄阳都听说你歼灭了曹操悍将曹仁和乐进,你虽年幼,但却是少年英雄,可愿入仕呀?”

    沈晨心中一凛,连忙说道:“小子德行浅薄,还不能够侍奉使君。请容许小子再多学几年,将来及冠之后,使君但有差遣,莫不从命。”

    “嗯。”

    刘表点点头道:“士子当养望,汝尚年轻,过于超羣可不是一件好事。叶县驻军就免了吧,我会把甘宁调任至舞阴,那邓茂此次表现不错,没有投降,反而协助你们击退曹军,让他去做南阳郡丞吧,王翊为南阳太守,其余诸县,我自有安排。”

    “明公(使君)英明。”

    邓洪和沈晨再次对视一眼,同时拱手行礼。

    刘表还是很精明的,想忽悠他把他榜上战车,恐怕是不容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