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赠予温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立即派兵追赶。

    因为他料到孟获走投无路,必然去兴古郡。

    所以没有必要追在孟获屁股后面,干脆回了建宁,建宁到兴古可近了许多,汉军以逸待劳,在贲古以北的采山,也就是后世个旧市一带又将孟获生擒。

    “进去!”

    王平这次下了大力气,把孟获和孟优难兄难弟退入帐篷里,搞得二人几乎是跪在了诸葛亮面前。

    马良也很生气,说道:“孟获,这已经是第六次擒你了,丞相宽容有雅量,因你在南中素有威望而屡次放过于你,然你不思丞相恩情,一直不加悔改,这一次你服不服!”

    “我不服!”

    孟获大喊道:“说好的等我聚集齐兵马,咱们堂堂正正打一场,结果我还没有到,你们就半路伏击我,又用这等诡计,怎么能令我心服口服!”

    诸葛亮皱眉道:“孟获,我已经正面击败了葫芦王,你却逃走了,这难道是你的信义吗?”

    孟获高呼道:“可是我并不在军中,若不是我亲自指挥,就说明是葫芦王指挥有误,我若是在的话,必然不会败的。”

    “唉。”

    诸葛亮长叹了一口气,说道:“那我再放你一次,你此去兴古郡,准备好兵马,与我决战吧。”

    孟获大喜道:“好,这一次若是你在战场上正面击败于我,我绝不会再叛,南中蛮人,也永远唯丞相马首是瞻,但若是丞相败了,汉人就离开南中,南中是我们的南中!”

    “一言为定。”

    诸葛亮点点头,虽然传闻兴古郡的句町王骁勇善战,但他并不觉得夷人能够翻起什么浪花来。

    只是南中物产丰富,有大量的铁矿、铜矿、银矿、金矿,木材资源也极多,如果能够让蛮人服从,帮助汉人开采矿石,以滋养国家,必然能大力支持北伐事业。

    所以南中的夷人不能以杀为主,而应该安抚为上。这样让夷人们心服口服,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遵从官府,不至于屡次发动叛乱。

    当下孟获又一次被释放,带着弟弟孟优和几千残兵败将,灰熘熘地往宛温而去。

    等到章武五年三月,孟获终于到了宛温,见到了母突骨。

    得知孟获的遭遇,母突骨当即拍着胸脯表示,一切都包在他身上,要是诸葛亮赶来,他的数万藤甲兵,必然要让其有来无回。

    孟获大喜,当下立即与母突骨兵合一处,厉兵秣马,枕戈以待,等着诸葛亮的到来。

    四月初,后续粮草到齐之后,诸葛亮大军正式杀至宛温。

    双方于平原上对垒。

    具体位置大概在后世云南丘北县树皮乡一带。

    这里地势较为平坦,两侧丘陵起伏,草场丰茂,群山环伺,林木森森。

    诸葛亮排兵布阵,母突骨一声令下,率先发起进攻。

    孟获身穿犀皮甲,骑赤毛牛。藤甲兵浑身藤铠,涂着鬼脸,披头散发,像野人般朝蜀营扑来。

    初时见这藤甲,诸葛亮还不以为意,毕竟用藤条做的甲胃,有什么防御力?

    然而双方一个照面,汉军就吃了亏。

    箭雨挥洒下去,根本伤及不了藤甲兵分毫。而且藤甲轻便,汉军铠甲较重,近距离厮杀,藤甲兵占据上风。

    很快双方纠缠在一起,汉军虽然英勇,可刀枪竟破不了防御,反被藤甲兵冲破中阵,略显溃势。

    “哈哈哈哈哈。”

    见此情形,孟获得意大笑,对孟优、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等人说道:“汉军也不过如此,这次正面交战,我们大胜了。”

    “哈哈哈哈。”

    众人亦是大笑起来,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而远处观战的诸葛亮见到这一幕,顿时皱起眉头,下令道:“鸣金收兵!”

    “叮叮当当!”

    山坡上顿时响起了金钲的声音。

    汉军便在诸多将领的指挥下,有秩序地开始撤离。

    孟获和母突骨一路追至汉军营垒,这才罢兵。

    到了傍晚,诸葛亮召集众人议事。

    马良说道:“丞相,已经查清楚了,那甲胃名为藤甲,乃是把藤入水浸泡半月,又晾晒三日,然后油浸一周岁再取出来晒干,最后涂以桐油编制而成。”

    “此物刀枪不入,比钢铁铠甲还坚硬,要是我们都穿这藤甲,岂不是无敌?”

    王平惊讶不已。

    诸葛亮却摇摇头道:“若是这物没有缺陷,确实无敌,但凡事必然没有这般圆满。”

    “不错。”

    马良说道:“我们与当地友善的攸乐族人询问过,这物虽然轻便且刀枪不入,但因是油浸泡而成,所以极为怕火易燃,一旦焚烧起来......”

    诸葛亮眉头紧皱。

    众人都看着他。

    过了片刻,他长叹道:“若是如此,也只能用火攻了。火攻伤天和,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说罢对众将士道:“为免火攻焚烧四方山林,我需要找一植木较少的地方,待我查看这里的地形之后,再做决议吧。”

    “唯!”

    众将士听令。

    当下诸葛亮便开始视察周边山谷地形。

    数日后,很快在采山以北发现了一谷,夷人称其蛇盘山,山谷草木较少,毒蛇横生,因而人迹罕至。

    此地确实不错,诸葛亮坐在四轮车上,俯瞰着山谷,叹息道:“便选此作为伏兵之处吧。”

    于是就打算回去,准备鱼膏油脂,到时候开战之时,羊装败退,将敌人引入蛇盘山。

    但就在此时,山谷下方忽然来了数十人马,一路驰骋,为首之人居然是正在建宁的庲降都督李恢。

    诸葛亮见李恢过来,很是不解,就在原地等着李恢过来。

    很快李恢就到了近前,更让诸葛亮吃惊的是,他身后竟有马岱、李越等沉晨麾下的骑将。

    “丞相!”

    李恢快马过来,到近前翻身下马,向诸葛亮拱手行礼。

    诸葛亮问道:“尔等怎么来了?”

    “丞相。”

    李恢说道:“大都督说,丞相往南中,南中夷人多在山岭之间,易用火攻。然火攻有失天和,必损寿矣,此损寿之事,就由他来做罢,遂遣五千重甲骑兵来助丞相。”

    “晓卿......”

    诸葛亮感动的目光看向北方,双目已是动容不已。

    他总是这样。

    将伤痛留给自己,温柔送给别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