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北魏帝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按照汉时登基仪式,新天子需要登坛祭祀,祷告上天,公卿、列侯、诸将等百官陪位。

    除此之外,还要有匈奴单于、四方蛮夷朝者数万人来使庆贺。

    自西汉打通西域,又南殴交趾,北踹匈奴,东破朝鲜,西灭大宛,称霸四方之后,大汉每逢大事,西域数十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边境少数民族,都会前来朝贡。

    这就是所谓“天朝上邦,万国来朝”的开端,也是为什么汉唐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公认的两个超级大帝国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汉末自然已经没有了汉武帝时期的威势。

    而且曹丕登基有些仓促。

    历史上他是在十月份举行的禅让仪式,从继承魏王到如今筹备了近一年,所以仪式还是很圆满。

    像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西域一些还存在的国家都遣使祝贺。

    但如今却因刘备攻势而不得不提前举行,导致远在辽东、西域、三韩的一些使者还在路上,因此四方蛮夷的朝者却是屈指可数。

    只有南匈奴、东部鲜卑、幽州乌桓各派了数百人使节团,稀稀拉拉千余人,远不像汉武时朝者数万那么有声势。

    不过曹魏毕竟只有半壁江山,而且还为把西域收回来,因此有这些人能给面子就算不错了。

    这还得益于曹操在北方吊打了鲜卑乌桓匈奴人,又把南匈奴、乌桓等部迁移至内地,强行镇压了曹魏边境的少数民族,否则可能连这些人都没有。

    此刻诸多臣子、蛮夷都已经在等待。

    天子马车缓缓驶入阵中,来到了禅让台下。

    那高台约三丈高,上面竖着旗帜,有祭祀用的祭坛和三牲五谷。

    刘协在几名侍从的陪伴搀扶下颤颤巍巍地登上了高台,华歆高声唱赞道:“天子登台,百官揖礼!”

    “陛下万岁!”

    诸多臣子纷纷跪下,以跪坐的姿势,双手平举在额头,然后缓缓弯腰下身拜服。

    汉朝有跪拜礼,由刘邦令大臣叔孙通所制,但并非像清朝那样时时刻刻要下跪行礼,而是只有重要的场合才会出现。

    比如旧皇驾崩、新皇登基、燎祭天地、祭祀先祖神灵以及皇帝召开特别重要的大朝议的时候。

    所以往常时候即便面见天子也只需要拱手行礼,但现在却要跪下的原因。

    此时就连魏王曹丕,都跪在台下。

    “迎神!”

    华歆作为今日赞礼官之一高喊。

    侍从便点燃了燔柴炉的柴火,让烟高高升起,以表达人间敬天之意传于上天的寓意。

    刘协便对着祭坛上的昊天上帝牌主位前行跪拜之礼。

    之后奠玉帛,向天神进献玉、帛。

    太常卿邢贞走到了台上,导引刘协盥洗后至神位前行三上香礼,执事官向皇帝呈进玉帛,再由皇帝进献给天神。

    在这个过程中下方的乐队不断鼓吹奏乐,诸多臣子则依旧保持着叩拜的姿势。

    然后又完成了进俎、初献礼等仪式。

    刘协忙碌了半个时辰,才最终由司祝跪读祝文,完成了祭祀天地的仪式。

    按照以往来说,祭祀天地的同时还要祭祀先祖。

    但今日日子又很特殊。

    不止是祭祀天地那么简单,还要举行禅让。

    要是让汉朝历代先帝看到了刘协禅让皇位,那不得气死?

    所以就没有安排祭祖。

    完成了祭祀天地仪式之后,便是禅让仪式。

    “请魏王登台!”

    华歆又高唱。

    曹丕便起身来到了台上,跪倒在刘协面前。

    刘协手中拿着一份禅让诏书,面对着下方诸多跪倒的臣子,声音有些颤抖地念道:“朕在位三十有二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

    “臣叩谢陛下!”

    曹丕庄严肃穆地起身,双手去接过了那份禅让诏书。

    “请陛下让玺。”

    华歆继续喊。

    一旁侍从就端着传国玉玺走来。

    刘协接过玉玺,颇为不舍地看了一眼,缓缓将玉玺递到了曹丕手上。

    曹丕接过玉玺,再次叩拜。

    之后又有一些仪式,比如刘协脱下天子袍服,穿上诸侯王服饰,而曹丕则脱下诸侯王服饰,穿上天子袍服等等。

    一直到午后,禅让仪式才接近结束,然后曹丕同样开始祭祀天地。

    这次与刘协不同的是,除了祭祀天地、五岳、四渎以及各方神灵之外,祭坛上又被摆上了曹家历代先祖。

    所以曹丕的祭祀又比刘协多了一个流程,那就是给祖宗配位上香、叩拜,然后进献香火、玉帛、酒尊等等,以表示对祖先的敬意。

    之后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撰,皆送到燎炉焚烧,作为新皇登基的曹丕至望燎位观看焚烧祭品,内赞奏礼毕,祭天大典正式结束。

    而在结束之后,曹丕便高坐台上,接受着朝臣们和四方夷使叩拜,整个会场上除了刘协以外,乌压压跪倒一片。

    见到此情此景,曹丕十分满意,便又宣布了一些事情。

    比如封刘协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

    还有大肆封赏群臣,正式将魏国摆在了帝国的位置,开设三公九卿,一切规制继承汉制,以表达新帝国的合法性。

    同时追封三代,父亲曹操为武帝,祖父曹嵩为太帝,曹嵩的养父宦官曹腾为高帝。

    最后就连四方来使的夷臣,也皆有赏赐。

    一直到这里,禅让(篡位)仪式才总算是结束了,下方诸多臣子、夷使几次叩谢新皇。

    曹丕站在台上,俯视众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大魏帝国。

    历经两代,终于建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