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法孝直单骑定汉中(二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快,日行四十里,大概三百里路程,走了七天的时间就终于出了米仓道,到了西沟。

    西沟距离汉中治所南郑已经不足四十里,这里依旧是山林当中,法正让魏延藏匿深山,亲自带着几名护卫,乔装打扮,趁夜下山一路向北,往南郑的方向而去。

    等趁夜走了十多里路,总算是抵达了汉中平原,到了后世的汉中市南郑区。

    南郑区并非汉代的南郑县,汉代南郑县的位置其实就在后世汉中市的市区,位于汉江北面。因此这片地方乃是南郑县下方的乡亭。

    顺着乡亭道路,沃野千里,村庄林立,走在道间,除了偶尔的犬吠以外,处处透露着平静。

    没有军队驻守,也没有关卡拦截,整个南郑县都仿佛大汉任何一个没有战火弥漫的乡村一样,百姓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这是因为张卫根本没有想到会有军队突然跑到汉中来,所以完全没有警戒。???.biQuPai.coM

    不是他蠢,而是这个想法很正常。

    毕竟北面通往关中的道路有军队驻守,南面金牛道是张鲁出兵成都的道路,不可能有敌人来。至于米仓道和巴蜀道,都有賨人帮忙看管,自然也不会想到刘备军已经到了汉昌。

    因此整个汉中都处于一个极为松懈的情况,平时汉中什么样子,现在依旧是什么样子。

    法正很满意这个情况,于是趁夜闷头赶路,到接近天明的时候,抵达了汉江渡口河边。虽然一夜未睡,他却精神抖擞,坐船过河,到了南郑城外。

    此时已经到了上午食时末刻,南城门早就打开,卖柴的农夫、做生意的小贩、购置生活品的百姓、出城游玩的士宦来来往往。城门口的兵丁懒洋洋地站岗,也没有搜查过往行人,打着哈欠背靠城墙假寐。

    见到汉中丝毫没有防备的样子,法正微微点头,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刘备说服賨人投奔,又秘密夺取宕渠和汉昌,封锁了消息,别说一个苍蝇都飞不出汉昌,就算飞出去也没那么快传递。

    一行几人进入城内,汉中非常兴盛,至少在曹操尽迁汉中百姓之前,南郑人口就已经突破了十万,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整个汉中郡的在册人口为十万户,总人口为四五十万左右。

    因此南郑城十分繁华,各种操着关中、巴蜀、西凉乃至荆州口音的人穿梭期间。

    “炊饼,新做的炊饼。”

    “蒲桃,西域的蒲桃,好吃的蒲桃。”

    “来点月牙浑饨勒。”

    大街小巷,商贸发达,汉中北连关中,南通巴蜀,西结陇右,东近南阳。

    因此就像江州一样,成为了南北贸易集散地,汇聚了各地民风。

    这些年来虽然关中战乱不休,可汉中在张鲁的统治下还是比较稳定,所以大量关中难民逃至汉中,也给此地带来了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法正一行人没有停留,一路找到了杨松的主簿府邸。

    其实他跟杨松没什么交情,但他爷爷是关中名士,家就在扶风郿县,距离汉中很近,曾与孟达逃难巴蜀路过汉中的时候,因他爷爷的名声在汉中名士圈做客,见过杨松两面。

    所以双方谈不上朋友。

    不过正因为如此,法正也在那个时候知道了杨松极度贪财,于是有了对策。

    此刻来到杨松府邸外,法正上前敲门。

    片刻后杨家仆人开门,询问了情况,法正递上拜帖,回答故人来访,仆人就回去向杨松禀报。

    杨松这个时候正在府邸内看一些文书,奴仆到中厅汇报道:“主人,门外来客了。”

    “是谁啊?”

    杨松头也没抬地问道。

    奴仆小心翼翼地把拜帖递上去,说道:“他说他叫法正,字孝直。”

    “法正?”

    杨松连拜帖都懒得看,说道:“没听说过,就说我不在。”

    “是。”

    奴仆就准备离开。

    杨松放下手中的公文,瞥见一旁拜帖,随手翻了一下,忽然皱起眉头,说道:“慢着。”

    “主人。”

    奴仆恭敬回头等待着杨松命令。

    杨松抚摸着胡须,目光略微有些疑惑,他不明白法正为什么会在这里。

    此时此刻,张卫领兵驻扎在沔阳,防止关中军阀趁着汉中空虚的时候夺取汉中,南郑城里就只有军司马李休,主簿杨松在。

    李休只是个中下级军官,虽然掌管全城兵马,可杨松职务在他之上,因此实际上杨松成为了目前南郑县最高长官,控制了整个南郑县城。

    在这种情况下,杨松的权力很大,每日来拜访他的人不计其数,听闻故人法正来拜访,一时间没有想起来是谁,便以为又是个攀附权贵者,就想打发了。

    但看到拜帖上法正自报家门,有他爷爷法真和他父亲法衍的名讳,杨松这才想起来,法正不就是目前刘章手下的军议校尉吗?

    刘章手下的校尉,突然出现在汉中,这确实是一件诡异的事情。

    不过杨松想到当初法正从关中逃难至汉中,自己与他见过几面,既然人家过来了,也不便拒之门外,于是说道:“让他进来。”

    “是。”

    奴仆就出去给法正开门。

    杨松看着奴仆离去的背影,眼中闪烁着光芒。

    他倒要看看法正来跟他说些什么。

    过了片刻,法正进来了。

    一进门,法正拱手向杨松笑道:“数年未见,杨公起居可好?”

    “孝直啊,多谢关心,起居安好。”

    杨松大笑道:“自从你去了巴蜀,我十分想念啊,来,快坐。”

    “谢杨公。”

    法正便走过去坐下。

    他手里还拿着一个沉甸甸的袋子,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杨松听到这声音,眼睛顿时直了。

    作为极为贪财之人,这声音一听就是金银碰撞啊。

    一时间杨松心潮澎湃。

    不过他并未表现得太明显,连忙抚须平复心情,然后问道:“听闻孝直如今在刘益州手下为校尉,为何又来汉中啊。”

    法正笑道:“回杨公,我是来保杨公荣华富贵,平步青云,同时也是来断绝张鲁后路的。”

    “嗯?”

    杨松脸色顿时变幻起来,不悦地看向法正道:“孝直这是何意?”

    法正说道:“杨公知道左将军刘玄德否?”

    “自然知道。”

    杨松毫不犹豫地说道:“他此时在江州。”

    “不。”

    法正微微一笑:“他此时在汉中。”

    “什么?”

    杨松大惊失色道:“这不可能!”

    “杨公有所不知,左将军已经得到了整个荆州,尽起大军十万征伐西川,欲取西南之地。张鲁虽然拉拢賨人,但左将军乃是朝廷亲封,开府仪同三司,因而愿意授予賨人官职、授予钱币粮草,令他们效力。”

    法正笑着说道:“賨人穷困,杜濩、朴胡、袁约纷纷愿意归顺,一时踊跃十余万大军,现在已经夺下宕渠汉昌,兵进汉中,数日内就能到南郑城下。我与杨公也算有些交情,自知若大军到来,杨公恐不能幸免,因而向左将军自告奋勇,说服杨公。”

    “这......”

    杨松一时犹豫,不知道法正所言是真是假。

    法正见他面露迟疑,知道他心中所想,于是又道:“杨公若是不信,可差人快马与我的随从赶去西沟,西沟目前驻扎了左将军部曲五千先锋,后方十余万大军便在路上,距离南郑不过数日。”

    杨松沉吟片刻,忽然说道:“你就不怕我立即把你抓起来,然后派兵封锁米仓道吗?”

    法正两手一摊,笑道:“西沟的重要性杨公是知道的,出了西沟,汉中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左将军部曲皆为精锐,据有利地形而守,即便杨公调集全汉中的兵马来,也不能攻破。一旦拖延数日,左将军十余万大军抵达,这汉中可就守不住了,届时杨公怕......”

    杨松脸色大变。

    因为法正说的是事实。

    米仓道出入口就在西沟,从西沟出来,便是一马平川的汉中平原。

    刘备军据守在这里,杨松如果不能把魏延部彻底消灭掉的话,等刘备主力抵达,十多万大军源源不断地涌入汉中,那他就彻底完蛋了。

    毕竟成都距离汉中千里之遥,杨松不可能指望目前在成都的张鲁能够迅速驰援回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只要占据了西沟,法正就完全有恃无恐。

    而法正见杨松脸色很难看,迟迟没有说话,便将桌桉上的包袱解开,露出里面的金子,说道:“杨公,左将军对归顺于他的人向来都是从厚相待。七姓夷王领十万賨人大军归顺,左将军就赐了杜濩为巴西太守,朴胡为巴东太守。光赏赐的金银便有千斤,五铢钱上亿,这里是黄金五十斤,另有一百五十斤黄金,五百斤白银,因是不便携带,暂时放在西沟,若杨公愿意归顺,不仅这汉中太守的位置,还有这些金银......”

    杨松看到桌桉上的金子,顿时呼吸急促,两眼放光。

    东汉一斤约223克。

    五十斤黄金实际为11公斤左右。

    这笔钱别说在汉代,就算是在后世,那都是天文数字,价值好几百万了。

    更别说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另有一百五十斤黄金和五百斤白银,这令素来贪财的杨松差点没激动得背过去。

    “此事......此事......”

    杨松喘着粗气,望着那桌桉上沉甸甸的金子,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法正双手捧起黄金,笑着走到杨松桌桉前,说道:“此事对于杨公来说甚易尔,杨公想想,即便公拒绝了,左将军十多万大军到汉中,无非是攻打城池,攻陷南郑,以左将军兵马,若西取阳平关,再驻兵定军山,封锁张鲁回汉中的道路,慢慢围攻汉中,杨公以为汉中能坚持多久?”

    “额......”

    杨松双手忍不住想去摸金子。

    法正把金子推到杨松面前,说道:“杨公再想想,不管汉中是守还是降,张鲁都必然被覆灭,为一个即将被打败的人赴死,这值得吗?若杨公归顺左将军,再劝服杨公的弟弟杨将军归顺,不仅是大功一件,而且还必得左将军重用,这才是上上之选啊。”

    “孝直之言,甚为有理。”

    杨松抚摸着金子,像是看到了久违的亲人,激动地说道:“迎左将军入汉中,正合我心,此事,就依孝直的意思办。我们约定时日,待左将军大军抵达南郑城外,我便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

    法正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将双手笼在袖子里,退后两步,然后恭敬地弯腰拱手说道:“杨公明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