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库亏空已经是朝堂之上人尽皆知的秘密,三年前四贝勒、九贝勒去山东查倒卖赈灾粮,牵扯出浙江贪污大案,浙江官场被掀翻,无数官员被砍头抄家,抄家得来的银子比国库一年的税银还多,这么多银子填进国库,只才三年,国库竟然又见底了?

    皇上的话说得很清楚,谁拿了,谁欠了,谁贪了国库的银子,一个都不能错漏掉。

    有脑子的朝臣都知道,已经到了不得不查的时候了。

    早朝散后,胤禛去刑部衙门,刚坐下来就有人来送食盒,食盒的底层摆着一旁点心一张条子,胤禛只看了眼,就盖上食盒。

    “送错了,拿回去吧。”

    送食盒的小太监连忙道:“没错,奴才是毓庆宫的小太监,刘公公吩咐奴才给四爷送的食盒。”

    胤禛把食盒推回去:“真是给爷的,爷也不要。”

    胤禛对身边人道:“非我刑部官员,请出去。”

    “是!”

    “哎哎哎,别推我,我自己走。”

    毓庆宫的小太监被刑部小官强行请出去,他带来的食盒也叫他一并拿走。那小太监被推到门外还不忘大喊:“四爷,奴才真毓庆宫的,不信您可以叫人问问。”

    刑部尚书王掞进门,苏培盛去门口守着。

    屋里,王掞规矩行礼:“臣见过四爷。”

    “坐吧,有事吩咐你。”

    王掞坐下:“您说的是今日朝堂上之事?查国库亏空?”

    胤禛颔首:“这几年天灾不断,没个消停的时候,若是户部、国库烂掉了,朝野都将乱起来,咱们的任务很艰巨。”

    胤禛跟王掞表达此次国库之事必须严查的态度,王掞坐直身体:“臣想过了,咱们先封了国库,再查账册,这样避免有心人提前安排使坏。”

    “封国库不难,难的是查账。若想查明白,用户部的官员查户部的账,肯定不妥。”

    胤禛抬眼:“康熙四十二年冬,九弟查工部账本没用户部的官员,也把账册查得明明白白,咱们这次也可以。”

    九贝勒当年查工部账本的时候王掞还在吏部任职,具体细节他不清楚,他只知道,九贝勒好似用的外头的人?

    “九弟妹手里的叶氏商行你应该也知道,我已经跟九弟妹去信借人了,最迟明日就会收到九弟妹的答复。”

    “那咱们今日先把国库封起来,把账册保护好。”

    “就按照你说的做吧。”

    胤禛提醒王掞:“要查别人,先把自己屁股擦干净。告诉刑部上上下下的人,若是查账查到他们头上,有谁借了国库银子没还,别怪爷拿他们开刀。”

    “臣回头就跟他们说,保准不会拖四爷的后腿。”

    王掞走后,胤禛低头沉思,这次事情只怕有些难办,欠银追缴不上来,皇阿玛那儿也会觉得他办事不力,无所不用其极地追缴欠款,朝廷上上下下欠账的官员都会被他得罪一遍。

    可

    就算得罪了,事情也必须办下去。太子送条子他不会理,其他王公大臣找他说好话也没用,欠银子,就得还。

    午时前,刑部带人封了国库,随后又封了户部衙门的档子房,搞得户部上下人心惶惶。

    “八爷,咱们该如何办呐,这……咱们又没犯罪,刑部虎视眈眈地在衙门外盯着,咱们怎么办公啊。”

    “刘大人说的是,八爷,您管管吧。”

    “八爷,咱们户部就指着您了。”

    胤禩被几个侍郎、郎中围绕着,耳朵没个消停的时候,他烦了,却还笑着,语气温和地打断他们:“诸位大人,我跟诸位一样,只是个听命办事的,咱们户部的大管家是太子爷,这些话你们不该对我说,该对太子爷说去。”

    几个大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位管档子房的高大人笑道:“八爷您这话过谦了,朝廷内外谁人不知八爷是咱们户部的主理,咱们户部的情况您最清楚了。”

    “别,当不起!”

    胤禩端起茶杯,一口未喝又放下:“往前几年,哪年年底统账后,你们把账本交给我了?你们当初把账本交给谁,你们就找谁求去。”

    “八爷,您就不管了?”

    “我倒是想管,可户部我说了也不算呐,谁说了算,就叫谁管去吧。”

    胤禩起身:“诸位,到下值的时辰了,大家也别在衙门候着了,大冷的天儿,早点回家喝口热汤,吃碗热饭吧。”

    胤禩出门后跟身边贴身太监道:“去给爷告假,就说爷病了,这几日都不去衙门。”

    “奴才这就去。”

    胤禩叹道,希望这次,四哥好好查清楚了,不要差事只办一半,到头来,还得他来背这个锅。

    胤禩毫不犹豫地走了,留下户部官员面面相觑,户部左侍郎开口了。

    “高大人,您是太子的人,又管着档子房的事,八爷既然不肯伸手,那就劳烦高大人去跟太子爷禀报,请太子爷帮咱们户部说说话吧。”

    高大人笑容渐冷:“侍郎大人说的这是什么话,咱们户部的主理是太子,本官时常去禀报太子户部之事,本是应当应分。今儿这事关系到户部上下,事儿闹大了,就算要去找太子求情,也该咱们一起去。”

    户部左侍郎也不恼,他笑道:“咱们户部出了大事,档子房被封,高大人这会儿去禀报太子,也是应当应分。高大人管着档子房,您去就能把事情禀报清楚,不用我等去凑数。”

    “哼,如今只刚开了个头,各位大人就如此不顾同僚之谊了?”

    无人搭话,高大人甩袖离开,户部其他大人也走了。

    工部、礼部、吏部等衙门都在看户部热闹呢,见人都走了,没有热闹可看,这才散了。

    胤祥刚从吏部衙门出门,碰到胤俄,兄弟俩结伴回南三所。

    “十三弟,你没从国库借过银子吧。”

    “没借过。”

    胤祥跟四哥、九哥去浙江办贪污案那会,他和胤裪、胤祯就明白大清内

    里是何等腐败,这些年他们老老实实当差,哪里还敢去国库借银子。

    胤俄道:“咱们兄弟都没借过国库的银子才好,就算借了也要赶紧还上,不要叫四哥难做。”

    “十哥,咱们几个住在宫里的皇子肯定没有借过银子,三哥、八哥恐怕就难说了。”

    三哥和八哥,胤俄想了想:“三哥最要面子,他若是借了银子,今天知道四哥来真的,他肯定立刻就会把借的银子还上。”

    八哥嘛,胤俄就不知道了,这几年他跟八哥关系不亲近,也搞不懂八哥整日在想什么。

    皇上发话了,四贝勒摆出要严查的架势,好些借银不多的人晚上就凑齐欠款,预备明儿一早就去还了。

    有些借银太多,还不上,或者说是不想还的人,就动起了心思。

    “主子爷回来了。”

    门房处跑进主院传话,不过一会儿,胤禛刚下马,四福晋疾步过来迎接。

    胤禛握着她的手:“今儿有事跟爷说?专程叫下人候着爷?”

    四福晋笑道:“确实有事儿跟您说,不过也不算什么大事。”

    “进屋说吧。”

    夫妻俩刚进屋还没坐下,苏培盛进来通传:“大阿哥回来了。”

    “弘晖回来了,叫他进来。”

    自康熙四十三年夏天,弘晖从海参崴回京后就进宫读书了,这几年下来,学识增加不少,性子也被磨得越发沉稳。

    “儿子给阿玛请安,给额娘请安。”

    “在家少讲些虚礼,过来坐吧。”

    “谢阿玛。”弘晖在阿玛下首坐下。

    胤禛看了他们母子一眼,笑道:“怎的,弘晖也有话要跟阿玛说?”

    弘晖看了额娘一眼:“难道额娘也有事要跟阿玛说?我和额娘说的是不是同一件事?”

    “弘晖,你先说。”

    弘晖点点头:“今儿要散学的时候,弘皙叫住我,说太子二叔听说阿玛喜欢佛法,刚好前两日清库房找出两本珍藏的佛经,是唐朝时神秀大师亲手写的《楞严经》《心经》,我没要,给拒了。”

    “拒得好。”

    “阿玛,太子爷给您送礼还不亲自送,偏偏冲我来,这是怕您不收吗?”

    胤禛赞赏地看了儿子一眼:“太子上午给我送了一个食盒,专门放了一张条子,想让我对几位官员高抬贵手,我给拒了。”

    弘晖没好气:“太子爷是大清的太子爷,他不帮着朝廷,居然想包庇那几个官员?这不是吃里扒外吗?”

    “弘晖!”四福晋皱眉:“谁允你这样说话的,有没有规矩?”

    弘晖低头:“额娘教训的是,弘晖不该多嘴。”

    四福晋无奈:“你须知祸从口出!你性子还算沉稳,如今怎么时不时就要说些让额娘为你担心的话。”

    胤禛笑道:“弘晖才多大点的年纪,有点脾气也正常,不过,这些话阿玛额娘听听就算了,你别在外面说。”

    弘晖顿时笑

    了。

    弘晖从小压抑自己,自七岁那年高热差点死了,被九婶婶救回来后,弘晖感觉自己浑身轻松,再不想主动压着自己了。

    平时在外装模作样也就罢了,回家总该轻松些。额娘不赞同他,好在阿玛明白他。

    四福晋还想劝解两句,被胤禛打断:“福晋有何话想说?()”

    四福晋想起正事来:“我娘家那边的事,乌拉那拉家跟国库借银子的有好几个,我的堂哥福红家,前些年又是嫡子娶妻,又是嫁女,那时候刚分府过,银子一时间不凑手,就冲国库借了两万两银子。今日朝堂上,皇阿玛把查国库亏空的事交给爷了,下午堂嫂求到我面前来,想问问,能不能延后些,等凑够银子了再还。?()?『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借了银子就还,福红还算懂事。明日你使人告诉他,十一月底把银子还上,爷就不追究他。”

    四福晋为难:“如今已是十一月中旬,这……半个月的时日,会不会太紧?”

    “他们借银子的时候就该想到有今日,不仅是福红,其他皇室宗亲都必须在十一月底前把借了的银子还回来,否则爷领兵亲自上门讨要。”

    “堂哥家也没说不还,只是毕竟快年底了,过年家里又是一笔大开销,不如等过完年再还也不迟?”

    弘晖听不下去了:“额娘,堂舅舅他们借的不是您的银子,他借的是国库的银子。连我都知道如今国库空虚,若是追不回欠银,开春赈灾该如何办?”

    “咱们大清去年好些地方遭灾,到处都缺粮,草原上那边还是找九婶婶去东南亚买的粮。百姓这一二年都难着呢,无论是跟民间买粮,还是去海外买粮,堂舅舅他们早一日还上国库欠银,朝廷才好拿着这些银子早做打算。”

    被儿子一番说教,四福晋担心地瞧了主子爷一眼。

    “弘晖都明白的道理,福晋想必也明白了。爷还有事要忙,你娘家那边,福晋自己看着处理吧。”胤禛心里冒起了火气。

    胤禛起身出门,四福晋连忙送到大门口。

    等主子爷走远了,四福晋回来,揪着儿子的耳朵训道:“你现在不得了了,读了几天书,连你额娘都训了。”

    弘晖疼得龇牙咧嘴,还不忘解释:“额娘,您体谅体谅阿玛的难处啊,阿玛领了这个得罪人的差事,咱们自家人都不支持阿玛,这不是叫外头人看笑话嘛。”

    四福晋松开手,轻哼一声:“你以为我不知道啊,你堂舅妈今日下午来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太好,只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拒绝,才想问一问你阿玛罢了。”

    弘晖揉着耳朵道:“额娘,儿子劝你一句,这种话您以后还是少问。有时候阿玛不说话,不代表他心里同意你。您要为了外人和阿玛对着干,多几次,我怕您和阿玛离心。”

    四福晋心头一颤,着急道:“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呢。”

    弘晖挨着额娘坐过去:“额娘,我是您肚子出来的,我自然偏心您。但是咱们实话实说,阿玛又不像九叔,只喜欢九婶婶一个。”

    四福晋

    ()    何尝不知道,但她觉得,自己和主子爷大婚多年,有弘晖这个嫡长子,夫妻俩相敬如宾多年,她和后院的其他女人,自然是不一样的。

    四福晋口中发苦:“你阿玛是不是跟你说什么了?()”

    “额娘您想什么了,阿玛再口无遮拦也不可能跟我这个做儿子的聊后院的事。?()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四福晋微微松了口气:“弘晖,你提醒得对,以后,额娘是该小心些。”

    不过是她堂哥而已,就算是她亲哥,也别想她为了他们恶了主子爷。

    弘晖见额娘真上心了,他也就不说了:“额娘您歇一歇,我回前院了。”

    “回吧。”四福晋魂不守舍地摆摆手叫儿子走。

    “见过大阿哥。”

    弘晖刚出主院,在游廊上碰到李佳氏,他客气地避开,喊了声李额娘。

    李佳氏忙催两个儿子:“弘昀、弘时,快给喊大哥啊。”

    七岁的弘时已经很懂事了,额娘叫他看大哥他就喊大哥,才三岁的弘时仰着头不说话,弘晖笑了笑,摸摸他的小脑袋:“弘时冷不冷?怎么不戴帽子?”

    李佳氏忙道:“弘时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是不爱戴帽子,给他戴上自己就扯掉了。”

    “弘时可要乖乖的呀,生病可难受了。”

    弘时嗯了声,又不说话了,看了弘晖一眼,扯着他额娘的衣裳要走。

    弘晖见状就先走了,李佳氏叫住他:“大阿哥,听奴才们说,主子爷回来了?”

    “回来了,刚才去前院了,李额娘有要事找阿玛?”

    李佳氏忙摇了摇头:“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有什么要事,就是我娘家出了点事,想求主子爷做主。”

    “李大人家有何事?李大人不会是欠国库银子吧?”弘晖顿时冒出不好的想法。

    李佳氏讪笑:“以前大家都从国库借银子使,也不知道如今这……”

    “李额娘,若是李大人借了银子,您赶快叫李大人还了吧,刚才我额娘也是跟阿玛说这事儿,我阿玛当场甩脸子走人。”

    李佳氏吓到了:“真……真这么严重?”

    “李额娘听我一句劝,别耽搁了,赶紧给李大人家带句话,最好凑齐银子明儿就给还了吧,别等阿玛带着人上门讨要。到时候,两家都没脸。”

    李佳氏慌张地点点头:“多谢大阿哥,我知道了,这就给家里递话,一定叫他们把银子还上。”

    弘晖去前院找阿玛,听见屋里有邬先生的声音,他就没进去,叫门口的苏培盛带句话给阿玛。

    “弘晖来了?”门内传来问话。

    “阿玛,是我。”

    “有事儿进来说,别在门口站着。”

    苏培盛忙推开门:“大阿哥,您快请。”

    弘晖进门,先给阿玛请安,跟邬先生问好,随后才道:“我没什么事情,我来是想跟阿玛说一声李额娘家的事。李额娘刚才说李大人家也借了银子,我劝李额娘赶紧叫李大人把银子还上,李额

    ()    娘应了。”

    胤禛黑脸。

    邬思道劝道:“借国库银子的官员不在少数,李大人借银子也不出奇,主子爷不用动怒。”

    家里妻妾娘家都跟国库借银子不还,他家这样,其他家想必也差不多,胤禛怎么能不气。这些人,都把国库当自己家的私库吗?

    胤禛拳头都握紧了,深呼吸,缓缓压下怒火:“弘晖,去跟你额娘说,叫她去问问,看看谁家还欠了国库银子。所有欠了国库银子的,明日之内都给爷还上,若是还不上,爷亲自去抄家。”

    “阿玛别气,儿子这就去。”

    弘晖走后,邬思道再次提起追缴国库欠银之事:“借银子放贷的小人、攀比奢侈度日的皇室宗亲,和真过不下去才借银吃饭的普通官员,若要抓典型,还是得从放贷的开始抓。”

    胤禛点了点头:“趁着这几日查账本的空档,把京城里放贷的都摸一遍,一个都别放过。”

    查账是首要大事,胤禛信不过户部的官员,第二日,叶氏商行的人到了,一共来了六十余人,男女老少都有。

    领头的掌柜上前禀报:“怕四爷人手不够,京城附近的账房都来了,另外还从长福庄叫了二十多个算术学得好的半大孩子,男女都有,若衙门不让女子进,也可……”

    胤禛示意掌柜不必说了:“算账罢了,难道女子算出来的账本跟男人算得不一样?只要有能力,女子也可进衙门。”

    队伍里的女子激动不已,他们也要去衙门算账呢。

    胤禛道:“你们先进府休息片刻,用些吃食,过些时候,等衙门准备好了,爷叫人带你们过去。”

    “多谢四爷体谅,九皇子府已经备好了饭菜,一会儿我们去九皇子用。”

    “那也好,你们先去吧。”

    掌柜的行了个礼,带着一众账房回去九皇子府。

    胤禛骑马去衙门,叫刑部的人把户部档子房近十年的账册挪到刑部衙门,再叫刑部空出一排房子来,一会会来六十多个账房。

    档子房高大人拦着不让:“四爷,账本多要紧的事,这账册离开户部衙门,若是中途出什么事,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爷担责,听清楚了?”

    高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