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亡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前秦国士兵经过王翦一年多的养精蓄锐,士兵士气达到最强,而且休整期间,王翦不仅只让士兵们吃好喝好睡好,身体素质锻炼这方面也没落下。

    大家空养了一身力气,又不能上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干,都憋得难受,所以王翦和诸位裨将每天带领他们在军营里剑术,骑射,角抵,投石等各方面来相互较量,其中还用上了姜珂从书上看到的一些现代军队练兵的技巧。

    其中最流行的两种军营游戏就是投石和射箭,这两种一种比气力,一种比准头。

    投石,就是士兵们用手拿起石头向远方投掷,看最后谁投的远。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有很多讲究,不仅石头重量不同,士兵也可以自己选择是单人比赛或群体比赛,获胜者们可以得到牛肉,石蜜,美酒等奖励,这也大大地消散了他们在军营里无法归家的孤独感,增加和同什伍战友们的羁绊,更加鼓舞彼此之间的士气。

    投石机能将十一斤的石块投掷四百米左右,而秦军军营中经过长时间锻炼和比赛的士兵最高战绩能用手将一十斤的石块投掷三百米,延寿有力,丝毫不比投石机差。

    至于射箭,之前白起攻楚的时候抢了一批楚国的工匠,内史腾灭韩的时候又俘虏了韩国的一批工匠,这两批工匠在秦国发生完美地碰撞融合,为秦国铸造楚最优秀坚硬的兵器。

    早在吕不韦时期,就曾在《吕氏春秋·别类》中提及金柔锡柔,和两柔则为刚。不同兵器中不同的矿物比也有专门规范,例如戈戟的铜锡比是三比一,箭矢的铜锡比是三比一,锡的含量过高兵器会变得很脆,容易折断,其中还有铅等不同材料的配比,继承了楚韩两国技术的秦国工匠技术青出于蓝,更胜一筹,所以秦军在战场上的箭矢,弩机都是最强的。

    这几次射箭比赛中脱颖而出好几位有天赋的射箭天才,王翦都将他们安排为弓弩手了。

    这些游戏虽然消耗了士兵们的力气,但他们的汹汹请战之心却并未熄灭,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膨大,最后将这些都发泄在了战场上。

    敌人士气低落,秦军攻打他们就像砍瓜切菜一样简单。

    进入十一月后,可能真的是楚国气数已尽,天要亡楚,今年冬天的雪下得特别早,天气也比往年更加寒冷,明明是气候温暖的楚地,倒和燕地一样风雪砭骨,滴水成冰,楚军军营内粮食不足,衣裳单薄,情况非常恶劣。

    真正到灭国地步的时候,这个曾经强盛一时的国家再次爆发出无穷的潜力,给了秦军几次打击,然而,这也只能算是将死之人的回光返照了,在各方面都远不及对方的情况下,就算是楚国名将项燕都无力回天了。

    秦军排山倒海之势的进攻下,楚军在濉水西南的蕲地接连战败,无奈只好一退再退,退到淮南地区,此处实在不能再退了,若是是再退,那就只能学习老祖宗们去百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了。

    项燕已经整整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他和诸位裨将们围绕在舆图前,上面密密麻麻地圈点出来

    了很多地标,幕府中不断传来将士们的哀叹声。

    项燕纵深计策失败后试图突围背水一战,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左边有老将王翦带兵对他们进行穷追猛打,右侧是老将蒙武的军队堵截项燕,前方的姜珂和李信正在合兵试图给士气低落的楚军最后一击。

    那为什么不从后方突围呢?

    问得好!

    因为后面就是楚国的都城寿郢,如果项燕再退一步从寿郢后方突围,秦军就会趁这个机会直接偷家,把自己的都城给围了。

    更何况王翦那老匹夫比云梦泽里的狐狸还精,定会派人悄无声息地埋伏在寿郢之后的山林里搞突然袭击。

    此时,隐藏在茫茫树林中的章邯默默地打了个喷嚏。

    此起彼伏的叹息声之后,幕府中又传来了接连不断的询问声。

    “上将军,这可如何是好啊?”

    “上将军,您有何计策啊!”

    “上将军,我们精兵不足,又人困马乏了。”

    “上将军……”

    “上将军……”

    上将军项燕:……

    他感觉自己耳边嗡嗡的,粗制滥造这个词在这些裨将们的身上彻底具象化了。

    项燕忍不住骂了句脏话。

    在心里。

    他看着舆图,闭目沉思良久,蒙武是老将,姜珂和李信都是年纪不大的小将,在战场上一共也没呆几年,经验难免不足,看似是最好突破的那条口子,但项燕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从蒙武那边突围。

    王翦肯定还有后手,万万不可就这么轻易地种了他的计谋。

    但其实……王翦根本没有后手。

    他一直都很相信姜珂的作战能力,认为姜珂完全能带李信成功围堵住项燕。

    但姜珂有后手。

    要问这世间秦国和谁关系最好?当然是楚国了。

    眼看前线战况越来越焦灼,楚王自己也焦灼,过度忧虑之下得了头病,但凡一用力思考,想到战事,他的脑袋就会像被针扎一样疼,无奈只好不思考,忧心忡忡地抱着美人妃子看歌舞,试图用酒色来麻痹自己。

    这天他刚和几位美人玩完“大王来抓我啊”的小游戏,正纠结晚上召谁侍寝呢,或者一起?

    但最终哪个也没选成,因为寺人递给他一封密信,说这是从秦军军营中劫持来的,楚王接过密信后瞥了一眼落款。

    姜。

    楚王被吓得醉意去了大半,立刻从美人怀中起身,这不是秦将姜珂的信吗,难不成朝中有人勾结秦人,试图通敌叛国?想到这个可能,楚王瞬间勃然大怒,暴躁又迅速地拆开信封,查看里面的内容。

    第一句话:楚王您好,我是姜珂,这是一封写给你的信。

    楚王:……

    我嘞个东皇太一啊,通敌叛国者竟是寡人自己。

    他当即屏退左右妃嫔,一个人仔细查看这封意外的来信。

    这上面说秦楚十九世姻亲(其实姜珂也懒得数秦楚到底有几世姻亲,这是她随手编的一个数),是最亲密的两个国家巴拉巴拉,所以如果楚王你愿意投降,我就上奏大王让你当泗水这片区域的王,然后又列举了一堆泗水郡的优点,告诉楚王秦国是绝对不会亏待他的,如果再不投降,两军继续交战只会死更多的人。

    姜珂知道楚王这种贵族并不在乎黔首们的生死,所以从楚王利益出发,强调死掉的黔首越多,那耕种的黔首就越少,你能收到的赋税就越少。

    看完这封信之后,楚王真的心动了。

    不得不承认这姜珂还挺贴心的,把投降的理由都替自己想好了。

    胜,黔首苦:败,黔首也苦。

    所以为了当一个爱护民生的好大王,楚王决定投降。

    这时甘罗之前在楚国耗费重金游说的那些官员们也起了效果,纷纷过来劝说楚王投降,并拿之前投降的韩王,赵王等作对比,他们也都活得好好的,除了没有王的身份外,其它待遇不比之前差。

    而且据说他们现在正在求神问卜,追求长生呢,还不用处理朝政,这是多么恣意悠闲的生活啊。

    其中一名叫做景乌的大臣劝道:“像您这样勤于政务,英明神武的大王,平日处理咱们楚国方圆三千里的政务尚且会感到些许不足,更别说秦王那个昏聩糊涂的君王,处理这么多土地上的政务还不得累死他?还有他手下那些文官武将们,每天都熬大夜,掏空了身体,肯定都活不长。”

    “您养精蓄锐,多食些丹药保养身体,肯定会比彭祖还要长寿,您先暂时避一下锋芒,把嬴政姜珂李斯王翦他们都熬死了,到时候我们这些老臣还跟着您一起打天下!”

    楚王再次心动。

    然后就给秦国上交了降书。

    收到降书的王翦:?

    姜珂又偷家了?

    他的大军正面和项燕对峙,姜珂直接给楚王写信。

    一个团队精明的人再多也没用,它的下限永远取决于那位短板猪队友。

    楚王负刍投降了,但项燕还想再继续反抗,在秦军的逼迫下,他的残部很快后退到淮水附近,面临绝境,项燕选择背水一战,只可惜和淮阴侯不同,他的背水一战失败了。

    项燕身在幕府中,眼中景象却是一片断壁残垣,耳边也都是兵器相撞的声音和喊杀声,鼻尖嗅到的皆是血腥味。

    “将军……”既然没有希望保全寿春了,项燕的裨将干脆劝说他带领最后几万残军后退至百越边境,在那里继续休整,寻找机会北上联合齐燕两国一起抗秦。

    不如所料地被项燕拒绝了。

    齐燕两国一个比一个执迷不悟不靠谱,估计只有如楚国这般,被秦军打到家门口才会反应过来。更何况楚军惨败,即使楚国没有覆军杀将的习俗,他也再没有任何颜面面对楚人。

    项燕走出幕府,这时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鲜血已经流淌到自己的幕府门口了,他抬眼眺望远方,秦人的凶狠和楚

    人的恐惧形成鲜明对比,他甚至能看到高处秦军的剑锋在太阳下反射的光芒。

    他情不自禁抬手挡了一下,随后拔出腰间长剑抵在脖颈处想要自杀,一旁的裨将连忙劝说,但项燕的心很坚决,裨将阻止了好几次全都失败了。

    “楚国败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