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0943此乃汉家故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948章0943【此乃汉家故地】

    李察哥的救援大军,还在赶往威福军司的路上,天德军城的城墙已有无数裂缝。

    但还是没塌!

    这里的城墙又矮又厚,恰巧是最能扛实心炮弹的结构。

    大明炮手轰到第三天,就已经改变思路,集中火力瞄准南方城门。

    即便是炮弹砸歪了,也有可能砸到上方城楼,以及城楼两侧的敌台女墙和战棚。

    明代以前的城门,是有机会连门带墙一起砸塌的。

    它不是人们印象当中,由砖砌的拱形城门。大部分的宋代城门,还在采用木梁和木柱,这当然是因为没吃过火炮的亏。

    或者说,还没有因为火炮的广泛使用,而改变城墙的各种建筑结构及材料。

    城门只是其一,还有其他附属建筑。

    譬如城墙上的战棚团楼,明代为了防备火炮,把薄薄夯土女墙全改为砖墙,并以悬眼结构代替老式战棚。明末甚至设计出附城半圆形炮台,以及女墙八字炮眼,都是为了防备攻城方用火枪火炮。

    另外,还有敌台也不一样。

    宋代城墙的敌台,大部分是实心的,防守方只能通过马道运兵,攻城难度其实要低得多。而明代敌台多改为空心,防守方可在敌台内快速调兵,攻城难度那是呈几何倍上升。

    火炮轰击到第六天,天德军城的南城门墙塌了,连同上方的城楼一起塌下来。

    原因很简单,标准的唐宋制式木梁城门。

    木梁和木柱采用的木材都非常粗,但只要实实在在被炮弹多砸几十下,城门有可能直接被上方的城楼和城墙压垮!

    但具体造成的结果,让攻守双方都很难受。

    塌是塌了,却没有塌出什么缺口,连城门洞都被夯土块和木材堵死。攻城方能不郁闷吗?

    守城方就更郁闷,正面御敌的城楼都塌了,两侧敌台也跟着塌掉小半,那位置连带着马道也跨了一截。也就是说,这面城墙的两处中央马道废了,防守时需要从大老远调兵,被先登压制时无法迅速投入预备队。

    岳飞用望远镜观察:“不用再等轰塌城墙,这样已经可以攻城了,只须借助两台云梯和十多架飞梯。”

    韩世忠听明白是啥意思:“直接攻打敌台?”

    岳飞说道:“继续炮击敌台两侧的城墙,一是压制城上守军,二是轰掉那些女墙。再让各族骑兵朝城上抛射,我大明精锐趁机攻打敌台处。”

    敌台又叫墩台,可单独建设,可依托城墙建设。

    比如长城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城堡样子的建筑,那些“城堡”其实就是敌台。

    城墙上的许多突出部,那些也是敌台,上方还建有战棚(有箭楼功能,也可用于瞭望)。战棚通过敌台、马道连接城内,可以迅速运兵至此,亦可放置许多预备队,甚至能把小股骑兵藏进去。

    一般来讲,攻城方不会去打敌台,爬上去了也不可能站得住,守军可以源源不断的杀来。如果是明朝那种空心敌台,就更属于攻城方的噩梦。

    此时此刻却很适合,城门楼子垮了,敌台上的战棚早被轰塌,敌台上的女墙也没剩啥,连接敌台的马道也必然受损。

    “轰轰轰!”

    火炮还在继续轰击,只不过改变的目标。

    数千各族牧民骑兵,两三百人一队,朝着各处城墙轮番抛射。他们是在火炮轰击间歇冲去射箭,射出两箭就撤回来,让火炮继续轰城墙,守军被压制得头都不敢抬。

    两辆攻城云梯,还有大量的行女墙,缓缓朝着南城门两侧推进。

    攻城主力,是后续调来的大明步兵,以及许多大明下马骑兵。

    到了一定距离,火炮彻底停下,害怕误伤友军。

    无数草原青壮骑马上前,继续朝着城墙射箭。他们这次换成铁箭,不准再用骨箭和石箭。

    连女墙都被轰掉的守军,只能趴在城墙上。

    有人捡起箭矢,惊恐呼喊:“是铁箭头,敌人要攻城了!”

    当然要攻城了,云梯都推过去了,只不过这些守军不敢起身,到现在都还没看到云梯的位置。

    野利德贵却看到了,他趴在距离城门较远的一处敌台:“传令乞干、古鲁两部酋长,率领精锐往城门处敌台防守!”

    “三面都来了!”

    却见上万草原青壮,抬着简陋无比的木梯,从东南西三面配合攻城。

    这些草原牧民,大部分都不披甲,攻城梯也垃圾无比。而且冲近城墙被射几箭,就吓得扔掉木梯转身逃跑,纯属气氛组来增加参与感。

    但守城方不得不防!

    耶律额里图急得把儿子派去找细作:“快去问问那姓郭的,说好了城墙塌出缺口的第二天倒戈,现在还没缺口明军就攻城咋办?”

    郭思常也很焦急,他现在的身份,是来自包头附近一个部落的牧民,此时此刻领到了防守任务,根本不可能到处溜达联络各部。

    更难搞的是,他所处防区没有面对明军,只是防守依附明军的草原部落。

    完全不知道明军的攻城进度!

    这里的酋长耶律驴马问:“郭兄弟,怎么办?”

    郭思常说道:“立即动手。只要我们动手,其余部族也会动手,快快举起素旗摇动!”

    素旗就是没有字儿的白旗,用来做倒戈信号不怕被认错,而且比较好找到布匹材料。

    “杀党项!”

    耶律驴马和兄弟,各带一半族人,朝着两侧守军杀去。

    另有一人高举素旗挥动,还有一人把素旗伸到城外摇晃。

    此处对应的城外明军瞭望台,立即有瞭望手通过望远镜看清情况:“快发旗令,东侧城门南边第二处敌台侧方,有一股守军倒戈正在厮杀。让附近的草原将士杀过去夺城!”

    旗令当然不可能发得这么复杂,但能够指出大致方位,并且表示那里有守军倒戈。

    “兄长,姓郭的动手了!”

    “听见了,看见了,我们也动手。”

    萧驴粪却在城内做预备队,他一直盯着郭思常的方向。

    他的前方是党项精锐,正通过马道前往城墙上。萧驴粪为了保存实力,不敢跟党项精锐厮杀,而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