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0925太子伴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930章0925【太子伴读】

    大明皇家猎场实在太小,狩猎活动仅持续两天。

    其中有半天时间,还是军队在布置,根本没有真正去打猎。

    田猎结束,一切照旧。

    被踩坏庄稼的农民,得到一笔青苗赔偿费,开始忙碌着补种杂粮和蔬菜。

    个别邦国的使者,带着回赐礼物离开洛阳。

    更多使者却是选择留下,继续跟大明官员交流,经常能在洛阳街头看到异国面孔。

    太子朱洋回到东宫,居然自发加强武艺训练。

    朱铭得知消息,把儿子叫来问道:“听说你每天加练骑射一个小时?”

    朱洋回答:“孩儿在狩猎时,表现不尽如人意。”

    朱铭说道:“其实已经不错了。毕竟那是骑马射箭,目标还是奔跑的活物,而且你年龄尚幼力气不足。”

    “总不能给父亲丢脸。”朱洋埋头道。

    朱铭哈哈一笑:“若你对此感兴趣,可以继续保持。如果不感兴趣,那就没必要了,还不如多了解军略和地理,皇帝又用不着亲自冲锋陷阵。”

    “孩儿明白,”朱洋解释说,“大明及周边邦国的地理,孩儿已大概知晓。”

    朱铭说道:“知晓大概便足矣,不被群臣轻易蒙骗即可。”

    朱洋说道:“如今众正盈朝,中枢与地方皆贤臣,他们是不会欺君的。”

    朱铭收起笑容:“你真这么想?”

    “有哪里不对吗?”朱洋感到疑惑。

    他的年纪太小了,见识也太少了。

    从小到大,身边都是“好人”,教他读书的也都是大儒,导致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过于美好。

    朱铭告诫道:“记住,是人就有私心,不能完全相信任何人。”

    朱洋问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不能相信任何人,那么还如何任用官员治理国家?”

    朱铭叹息说:“这句话你理解错了。”

    “请父亲解惑。”朱洋坐着等待聆听教诲。

    朱铭详细说道:“人是复杂的,事也是复杂的。就拿江西的田政来举例,大明开国好几年,江西田政一直难以改革。难道是所有的江西官员,都跟大族勾结欺骗朝廷吗?”

    朱洋摇头:“不是。江西田政改革阻力太大,而朝廷又一直催促,所以江西官员只能期瞒朝廷。”

    朱铭循循善诱道:“为何那魏良臣就丈田成功了?”

    朱洋认真思考道:“魏先生敢做事、能做事,不怕得罪大族。又有王命旗牌在身,地方士绅难以抵抗。”

    朱铭笑问:“所以,你懂什么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了吗?”

    朱洋若有所思,却又茫然摇头。

    朱铭说道:“越重大的事情,官员办起来就越困难。皇帝需要一以贯之的支持,千万不能半途而废。”

    “选这个办事的人很重要,如果你担心其品行或能力,那从一开始就不要用他,因为你自己心里都没底。这就叫疑人不用。”

    “一旦选定办事之人,不管有多少流言蜚语和反对声音,也要继续坚定的支持他。这就叫用人不疑。”

    朱洋下意识点头,随即问道:“但如果这个人真做错了呢?难道还要一直支持他?”

    朱铭问道:“老师有没有给伱讲王安石变法?”

    朱洋回答:“讲了。老师说王安石改革本意是好的,但用人不当,且法条有误,因而变法失败。”

    朱铭叹息:“当时的皇帝,就违背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王安石变法期间,当然不可避免出现错误,但皇帝要做的是勒令其做出调整。甚至即便是错了,也要坚持错下去,而不是向那些旧党妥协。”

    朱洋更加疑惑:“错了也要坚持?那岂不是会搞得天下大乱?”

    “变法的本质,是重新分配利益。变法之所以困难,是既得利益之人,串联起来阻止变法,”朱铭说道,“皇帝又不是神仙,哪搞得清变法之时,哪里是真错了?哪里是假错了?哪里是故意有人把对的变成错的?开弓没有回头箭,错也要继续错下去。错下去所需承担的后果,比瞻前顾后、左右摇摆要轻得多。”

    “这……这太复杂,孩儿着实不明白。”朱洋已经有点晕了。

    朱铭说道:“你经历得太少,没有受过挫折,自然想不明白。这很正常,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你只需记住,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办得圆满,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和利益。人与事,能整体向好即可,不必过于苛求完美。但你在心底要划一条线,谁敢越线,决不轻饶。”

    “是,”朱洋迷迷糊糊回答,随即又问,“胡先生是正人君子,难道他也会因为私利而欺君吗?”

    朱铭笑道:“欺君倒是犯不着。有本事的人,很多都有大志向。胡安国的志向,无非是致君尧舜上、赢得身后名。他这种人比较纯粹,但纯粹不代表着他没有私心。他也会提携同乡和亲友,提携跟自己学术相近之人,并且因此结成自己的小团体、小派系。这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