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会打趣人了, 我一个众人皆知的靠着家世中榜的人怎好在梁兄这状元面前卖弄。”

    梁行知摇头, 他道:“非也, 我看傅小友这次高中凭的是真才实学, 你最后所作策论实在让人耳目一新,可谓良策, 所以有圣上和阁老的朱批, 如此看来,即便你不考明经而考进士, 也必然榜上有名。”

    进士科和明经科最后一轮考的同样的实务策论, 却是说的东南沿海一岸的通商口岸渠道开放以及商人分层收税的问题, 傅瑜站在时代这个巨人的肩膀上,自然能用现代的一些知识结合大魏的实情得出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策略,但至于好不好用,他实在没想那么多。

    此时听到梁行知这么个状元这般信誓旦旦的夸奖傅瑜,他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道:“不过是些奇思妙想罢了,我的诗词歌赋学了这十多年也没有开窍,要考中进士倒是很难为情。不过,梁兄,你今日既是状元,便算得上压轴人物,怎么不去和同期考生攀谈多认识几个人反而跑到我这儿冷冷清清的地方来坐?”

    梁行知浓眉一挑,反问道:“你怎么不去?”

    傅瑜轻笑一声,他道:“我将来要袭爵,入朝堂为官便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了,而且我志不在此,阿爷已经答应我,我若高中,便可离开永安,出门游历几年。”穿越而来,傅瑜即便本有着满腔热血,有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早在过去七年的纨绔生活中消磨的不剩多少了,更何况,他就算如今还有这个心思,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机会了。

    梁行知叹了口气,他道:“人各有志,不便强求。我少年游历江湖山河,去过大漠,去过江南,甚至去过西域,然后隐居山林,最后还是为了一番功名来了这世间最为繁华的永安。”

    他又道:“你若真心想去游玩一番,我倒可以为你详解几个有名之地,诸如东京开封、六朝古都洛阳,江南水乡的扬州苏州以及世家子最爱去的金陵,乃至大漠和西域……”

    傅瑜笑道:“如此,就多谢梁兄了。”

    突地,一阵脚步声从楼梯间传来,有人高声叫着:“傅二!傅二!”

    走进来一个和十八九岁的少年郎,他穿着和傅瑜同款的紫色长衫,腰间还配有玉饰香囊,这人容貌殊丽,甚至显得有些阴柔,却是和傅瑜有过几次交集还算得上好友的楚国公家的陶七郎陶允之。

    陶允之此次也中了四甲,不过他今日都跟在他表哥虞非晏身后认识人,故而一时不得到傅瑜面前与他说话。

    傅瑜笑道:“允之!你跑的那么慌乱作何,还不坐下歇歇脚,我好给你引荐一下新科状元郎梁兄。”

    他说着,给陶允之倒了一杯茶水,陶允之没有接茶水,他只匆匆瞥了一眼坐在同一张桌子旁的梁行知,便对着傅瑜道:“圣上要见你,你可快些去吧!”

    傅瑜一惊,随即笑道:“允之你又诓我,这次我可不信。”

    每届的曲江宴,建昭帝都会在紫云楼的三楼私下面见新科进士,考察他们的性情品格,以此来决定诸位进士任职的去向,因此这紫云楼的三楼便也在朝堂上赫赫有名,有不少能干的官吏都是从这里出来的,民间甚至有人称之为“三龙门”。

    见傅瑜不动,陶云之有些急了,他正准备说什么,却听见外间传来内侍喑哑低沉的声音,传达的正是圣上的口谕,让傅瑜前去三楼见他。

    傅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