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 五福晋86(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康熙挑了下眉,“你请谁帮你查看的?”

    四公主很是坦荡地回道:“是五嫂的二哥和三哥,他们科左后旗的垦荒之事做的如此好,女儿觉得他们定是有经验的。”

    这话也确实不是她胡说,去年她确实找她五嫂的二哥和三哥去看过,那她之前还为何要找安清问呢,自然不是因为不信任五嫂的二哥三哥,而是潜意识里觉得这事若是她五嫂认为可行,那便定是能成的。

    康熙闻言,这下子算是彻底没了顾虑。

    这事去年罗布藏喇什在折子上确实提过,但那时他也没多想,只以为是莫雅里这丫头随便折腾种点什么的呢,万万没想到她竟是这个打算。

    “莫雅里,你可知清水河一带占地多少?”

    四公主毫不犹豫地回道:“回皇阿玛,据女儿所了解,清水河一带共占地四万八千三百七十五亩田地。”

    康熙笑着摆了摆手,“行了,那你回去先写份奏请耕种的折子递上来吧。”

    四公主先是一愣,随即立马明白了康熙的意思,他这是同意了,但还需要她走一下奏请流程。

    “女儿多谢皇阿玛。”她欣喜万分地说道。

    但随即似是突然想起什么,四公主又眼巴巴地看着康熙,道:“皇阿玛,女儿还有一事想让您帮着拿些主意。”

    康熙抬了抬手,示意她讲。

    四公主抿了抿嘴,道:“就是女儿想请科左后旗的人帮忙垦荒耕种,毕竟他们有经验,这个也能早日见到成果,同时作为报酬,女儿想从那些地里划出一些来,借给科左后旗耕种。”

    康熙听到这话也没太意外,他也明白四公主此举的用意。

    因为只有早日出成果,她在当地的声望和影响力才能起来,也是在这一基础上,他们的目的才能更进一步。

    “你想借多少,时间多久?”

    四公主回道:“皇阿玛觉得八千亩,百年如何?”

    康熙神色不由一怔,眼神中不由带了丝打量:“你这么大方?”

    八千亩已快占了清河一带的五分之一了,还有这百年借期,说是借,和划给科左后旗有什么区别。

    四公主也没慌,而是有依有据地解释道:“皇阿玛,还真不是女儿大方,而是女儿调查过,蒙古各部这些年因开垦不当毁坏的土地不知有多少,若是由着我们折腾,摸索经验,别说短期内能不能见成果了,届时被他们毁坏掉的土地只怕都得比这多。”

    “当然,女儿也是有私心的,这两年想必皇阿玛也看到了,即便有您专门派人去蒙古各部指导农耕之术,但在蒙古各部间,于垦荒耕种上,还是没有哪个部落会超过科

    ()    左后旗,女儿虽未种过地,但也知想种好并不容易,若是他们的耕地就在附近,那对于此事定也会更上心。”

    说罢,她顿了下,有些意味深长道:“不怕皇阿玛笑话,女儿在蒙古听了句当地顺口溜,觉得很有道理,那话是这么说的,想叫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多吃草。”

    “所以,女儿觉得此举是一举两得,不亏。”

    随着‘不亏’两个字结束了这段长篇大论,四公主便没再说什么,而是沉默地等着她皇阿玛的结论。

    康熙沉思了片刻,摆了摆手,道:“这件事容朕再想想,你先回去写折子吧。”

    四公主也很爽快,直接谢了恩后,便直接离开了,没再多做任何纠缠。

    有些话点到为止即可,多说反而无益,特别是对于他皇阿玛这种多疑的上位者。

    在四公主离开后,康熙坐在那里,静静地思索了许久。

    他突然笑了,他这个女儿啊,还真是了得呀。

    方才那句一举两得为何意呢,一是作为科左后旗协助四公主垦荒的报酬,第二嘛,也就要从康熙这边论起了。

    随着安清贡献越来越大,康熙确实也越发不知要如何赏赐她了,老五这边是轻易动不得的,科左后旗那边亦是。

    毕竟,蒙古各部那边也是需要平衡的啊。

    但四公主这法子,明面上的说法有了,旁人无从置喙,但身为当事人又很清楚这份恩惠是从何而来,可不是一举两得。

    至于莫雅里那丫头有没有私心,康熙不傻,自也看出来她是有的,毕竟那丫头是自幼长在宜妃身边,还是她姨母,她与老五的情分自是不同的。

    而且,她在出嫁之前,与安清的姑嫂关系也向来不错,所以,不管她是从哪方面考量,会有这个私心也正常。

    这么说吧,若她真能做到撇得一干二净,康熙反而会对她忌惮,毕竟,一个只顾审时度势,能如此轻易斩断过往情分的人,日后谁又能说的好呢。

    这就是帝王的矛盾之处啊,希望你不要结党营私,但又不允许你太过无情。

    “你觉得莫雅里那丫头说的对吗?”康熙突然看向梁九功,问道。

    梁九功不由一愣,忙拱手回道:“回万岁爷,您真是折煞奴才,奴才哪里懂这些啊。”

    康熙轻笑着打量他,他自然知道梁九功在给他装糊涂,旁的不说,能跟在他身边这么些年,又怎么可能听不懂那些。

    “那好,朕换个说法问你,你觉得五福晋这人如何?”

    梁九功心里忍不住叫苦,今个万岁爷这到底是怎么了,偏偏来为难他啊。

    不过,他也知这把是不能再打马虎眼了,“奴才虽然懂的不多,但奴才瞧着,五福晋不是计较的人。”

    康熙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安清确实不是计较的孩子,之前南巡一路上做的事,鬼麦、水稻黏虫以及在笼络李老等江南士大夫的事上,她均是立了功劳的。

    更别提回京后办农事学堂的事了,她真的是

    没有任何想讨要赏赐的意思。

    也是(),安清向来是个有分寸的。

    但莫雅里说的那句话也对?[()]?『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想让马儿跑,就要让马儿多吃草,这也是康熙向来的用人之法。

    既然公主们都到了木兰围场,那康熙这个父亲自是要表示一下的,于是,当晚便先举办了一场家宴。

    说是家宴,那来的自然都不是旁人,除了四位公主和额驸外,剩下的也都是皇亲贵族。

    康熙此次来塞外,把太子留在了京城监国,与此同时,大阿哥和四阿哥也被留了下来,协助太子监国。

    而被他带出来的阿哥,除了胤祺外,还有三阿哥、七阿哥和八阿哥,与之前出行相比,这次带的人确实不多。

    嫔妃这边,除了之前讲的三位公主的生母外,也就带了王贵人和一个答应。

    无疑,太后自然是在出巡名单中的。

    家宴上,安清和四公主早早就过来了,两人先去给太后和荣妃请完安后,便找了不起眼的位置坐了下来。

    没多会,四公主便被郭贵人叫了过去,看样子是要同她介绍什么人。

    本来四公主也想让她一起过去的,但安清实在不喜欢与人尬聊,就没过去,一个人在这里躲起了清闲。

    安清坐在哪里,开始满场打量了起来,别说,这现场女眷中还真没几个她熟悉的。

    几个公主中,除了四公主外,其他三个也没见过,不过隐约也能猜出来一些。

    比如,陪着恭亲王庶福晋说话的应该是大公主,啧~不知是不是先入为主了,安清瞧着大公主那长相,就总觉得那是张有福气的脸,毕竟古代版锦鲤啊。

    而那个在荣妃身边的那个笑的很是明媚的女子,是二公主无疑了,据说他可是康熙最喜欢的女儿呢,当初出嫁前在宫里就很是受康熙宠爱,算公主里的独一份吧。

    她嫁的额驸是蒙古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王鄂齐尔的次子,叫乌尔衮,而这个乌尔衮的奶奶淑慧长公主就是孝庄太皇太后的亲女儿,所以说,二公主和这个乌尔衮,是孝庄太皇太后的曾孙女和曾外孙,两人这婚事就是亲上加亲。

    至于陪在布贵人兆佳氏身旁的女子,想必就是三公主了吧。

    怎么说呢,这三公主给安清的感觉,有点太内敛了,甚至说,存在感有些低。

    要知道这场家宴可是专门为了几位公主办的,她们可都是主角,其他三人,除了陪着各自的额娘外,或多或少都会在场上同人打招呼互动,只有三公主是个例外。

    她就默默地坐在那里,除了和她额娘说话外,没同任何人说过话。

    对于这个三公主,安清之前也听说过一些,说来也是不幸,她出生前三日恰逢康熙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难产而死,康熙当时正处于丧妻之痛中,自是无暇关注这个刚出生的女儿。

    所以,三公主自是一出生就被忽略了,再加上她的额娘布贵人无宠,她在皇宫时也一直不受重视,估计她现下的性格也与此有关吧。

    安清默默看了一圈后,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便径自在那吃起了点心。

    自打她这有孕后,饿的就很快,每日吃的比往常也要多,现下才四个月,安清都觉得自己已经胖了一圈了。

    唉~减肥什么的,暂时就别想了,还是生完娃再说吧。

    安清简单吃了几块点心,垫了垫肚子,便没再吃了。

    谁知她一抬头,突然看到面前站了一排人,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还有四公主。

    “五嫂,姐姐们都说要见见你。”!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