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 五福晋76(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虽不知之前发生了什么,但从两人的对话以及田地里那老农在试图扶起被踩倒的稻苗的情形来看,一切都一目了然了。

    康熙的脸直接沉了下来,方才在过来的路上,李老等一众汉族士大夫听说安清带着几个阿哥去城外给百姓帮忙后,都纷纷对其赞赏不已,康熙自是也觉得很有面子。

    但他们就是这么帮忙的!

    好在小九最后那番话总算是替他让找回了些面子,康熙这会才不至于太下不了台。

    他冲着旁边的四阿哥和八阿哥使了个眼神,让两人上前把那两混小子分开,大庭广众之下,总不好一直让他们撕扯着,像什么样子。

    至于为什么不让胤祺过来,自是因为他这会不在啊,就在刚刚他们过来时,胤祺便直接冲着不远处的安清过去了,压根就没管那两个倒霉弟弟。

    当然,这也是康熙示意的。

    不得不说,康熙和他的儿子们还是很有默契的,很多时候只需他一个眼神,他们便知道他的意思。

    就比如方才的胤祺,仅康熙一个眼神,他便知道他皇阿玛让他去找安清,而不是去管小九和小十四,而且除了让他把安清带过来外,还是让他趁着这个空档同她解释下当前的情况。

    安清自是也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远远看到小九和小十四好像在打架时,她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一开始也并没当回事,还想着待她把手上这点土农药喷完就过去瞧瞧,这会总归不在曹家,两人就算真打起来了,也不会丢皇家的人,反正也闹不出什么大事。

    可是,当待她看到康熙众人的身影时,瞬间觉得那两小子运气怕是背到家了,当然,安清也有自知之明,她这运气也没好到哪里去,这两人毕竟是跟她出来的啊。

    就在安清匆匆从地里出来时,胤祺也赶了过来。

    “你们怎么来了?”她问。

    这瞧着来的人还不少呢,难道是碰巧经过?

    也不对啊,康熙不是带着他们在曹家前院招待什么,怎的就突然跑这里来了啊,还好死不死地碰到小九和小十四在打架!

    胤祺径直回道:“来找你的。”

    安清:“???”

    找她做什么?

    胤祺也没兜圈子,三言两语便把事情的始末解释了番,着重强调了李老那群人想见安清的事。

    安清一听那些康熙极力拉拢的汉族士大夫要见自己,一开始还有些懵了,当听到对方是因那‘青风病’的法子而想见她的,顿时也就不慌了。

    毕竟,对于她专业领域的知识,她还是很有底气的,对方既然因着这事想见她,那问的自然也是与农事相关的,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两人边低声说着话,边朝着康熙等人走去,带他们过来时,康熙也正好刚训斥完两儿子,两人都耸拉着脑袋在那站着,但细看还是能

    发现两人的不同。

    比如从两人的眉眼间便能瞧出来,这十四阿哥显然是被训的很严重的那个,九阿哥虽也乖乖站在安,好像并没有什么害怕的样子。

    安清不知道什么情况,一时也不好判断怎么回事,但她走过来后,忙上前给康熙请安,顺便也请个罪,“皇阿玛恕罪,是儿媳的错,带他们出来,却没看顾好他们。”

    康熙却摆了摆手,“这事与你无关,你身为他们的嫂子,想着带他们出来熟悉下民事民情,这是为他们好,他们自己不争气,与你何干。”

    安清心里立马有了数,很好,没被那两混小子牵连就好。

    不要怪她不讲义气,这种时候还想着明哲保身,没法子啊,谁让他们是亲生的呢,康熙就算再生气,转头说不定因点什么事,又觉得自己儿子哪哪都好了。

    这就是血脉的力量呀,不服气不行。

    康熙看到安清过来了,便训斥儿子的事丢在了一旁,这会总会还有旁人在,正事要紧。

    于是,他指着安清给李老那群汉族士大夫介绍了起来,安清也不是那种没见过世面的人,这种场子自也是能撑得起来的。

    不管是谈吐举止,还是气场学识,她统统不会给皇家和康熙丢脸就是了。

    当然,这个学识仅限于农事相关的,诗词歌赋什么的统统除外。

    不过,人家李老等人本就是冲着她那青风病法子来的,自是不会问旁的,于是顺着这话题,安清便与他们聊了起来,然后慢慢引到了这水稻黏虫上。

    “恕老夫冒昧了,请问五福晋可有对付这水稻地里虫害的法子?”李老问道。

    安清笑着指了指不远处,回道:“不瞒大家,我刚刚正在喷药杀虫。”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致,李老本来略显浑浊的双眼倏地亮了。

    他这些年对这农事关注颇多,知道水稻稻田这虫害每年都要来上这么一场,或早或晚,而这每次虫害一来,劳累的百姓们夜以继日在田里捉虫不说,还会造成庄稼减产,对百姓们而言简直苦不堪言。

    若是真有法子能对付这虫害,那对百姓们而言,可将是天大的好事啊。

    “不知老夫可否过去瞧瞧?”李老问道。

    安清下意识看向康熙,待见到对方微微颔首后,这才出声应了下来,然后便带着一群人朝着她那块正在施药的田里走去。

    来到田地里后,她便一一同众人介绍了起来,因着他们过来之前,安清已经施了好一会土农药了,地头那些最早喷药的地方,此时已经能明显看到效果了,那些原本趴在秧苗蠕动的黏虫,此时已经完全没了动静。

    不过,暂时还看不出来对水稻秧苗有没有影响,要明日才能确定。

    但由于是安清出手,众人下意识便都觉得肯定没事,就是之前她数次出手震惊全场后潜移默化造成的结果。

    不过,安清是真没料到这李老竟对农事这般有研究,他问了安清不少种地上的问题,有关于病虫害的,有关于育种

    的,竟还有关于肥料这块的。

    不得不说,不愧是搞学问的啊,逻辑思路就是清晰啊。

    于是,安清领着那群以李老为首的士大夫们,在这块小小的田地里,进行了一场小小的农学专场的答疑解惑环节。

    但她也不傻,这种时候自是要夹带些私货替康熙宣传了啊,比如他们问她怎么发现这治黏虫的法子,她就说去年在丰泽园见过,顺便巧妙地夸赞一下康熙亲自研究水稻的事,这再比如她也不着痕迹地赞扬一下康熙鼓励蒙古垦荒,这才让她有机会接触种地等等。

    总而言之,反正功劳什么的,就多多往康熙身上推就是,这活她干的还算熟练。

    见李老等人的反应,安清心里瞬间觉得稳了,默默扭头看了康熙一眼,果然从对方那收获了一个赞赏的眼神。

    “五福晋,你方才说为了对付这水稻黏虫试过很多法子,其中不少都很有效果,那现在这法子定是最有效的吧。”李老问道。

    若是最有效的,那过两日证明这对庄稼无害,那便直接推广开来便是。

    谁知,安清却摇了摇头,“不是。”

    众人不由一愣,均一脸不解之色。

    既然不是最有效的,她这会又为何要用啊,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安清也没卖关子,直接回道:“这公鸡藤制药的法子并不是效果最好的,但却最适合这里百姓,这公鸡藤在咱们这很常见,这样便不会给百姓们造成经济负担。”

    说罢,她顿了下道:“我一直觉得,种地之事要格外讲究因地制宜。”

    李老听到这话,再次看向安清的目光不由带上了丝敬佩之意,拱手行了一礼:“五福晋大义,老夫惭愧。”

    安清忙回了一礼,“李老谬赞了,晚辈不敢当。”

    李老却摆了摆手,示意她不用谦虚,随即他又转身看向康熙,拱手道:“皇上仁义,更是教导有方,皇家子孙都能这般心系百姓,实乃是天下万民之福啊。”

    其他一众汉族士大夫也纷纷附和了起来。

    康熙眼底划过一丝满意之色,他知道自己笼络这群汉族士大夫的路子算是走对了。

    国家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让他们看到农事上的希望,便知晓大清是众望所归,自也会打心底信服。

    康熙准备再给众人下一剂强心药,他适时看了张英一眼,张英立马会意,上前拉着那李老寒暄了起来,三言两语间便把回京之后,康熙准备让安清负责办农事学堂,给大清培养更多农事人才的事说了出来。

    “此事当真?”李老诧异道。

    张英笑道:“当然是千真万确,实不相瞒啊,老夫也有意让我家那次子去跟着五福晋学学呢。”

    安清:“???”

    不是,等等,这康熙让她办农事学堂这事她是知道的,但她也只以为是让那些农政司的人过来上课,可张英说让他的次子来跟她学?

    若是她没记错的话,他的次子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大清名臣张廷玉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