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五福晋11(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吧。

    在来这紫禁城之前,安清对太后在后宫之事便有所耳闻,她虽为这后宫名义上最大的官,但却鲜少理事,除了嫔妃日常的请安外,其他事皆不过问,皇上爱宠幸谁宠幸谁,爱罚谁罚谁,从不仗着嫡母的名头管东管西。

    前朝事务更是一概不插手,包括她娘家的人,皇上是赏是罚,是重用还是冷落,她皆不干涉,乐得做个乐知天命的老太太。

    这般有分寸感的嫡母,安清觉得换成任何一位想有所作为的帝王,怕是都会敬着些吧。

    乌兰嬷嬷扶着太后过来时,安清已经喝完了一壶茶,她忙起身请安行礼,太后受完礼后,便让安清坐在了身侧。

    “等急了吧。”太后身着栗色底绣祥云纹常服,一只手搭在旁边的案几上,笑的很是慈祥。

    安清笑着回道:“不会,都怪孙媳愚笨,也没看着点时辰,平白扰着皇玛嬷休息了。”

    太后摆了摆手,说道:“无碍,平日这会早都起身了,只今日惫懒了些。”

    安清笑了笑。

    可能因着信佛的缘故,太后身上有股子淡淡的檀木香味,莫名让人心安。

    “今日孙媳身边的宫女做了些科尔沁的点心,孙媳便想着拿来给皇玛嬷尝尝。”

    她话音刚落,旁边的宫女就把安清方才带来的糕点都端了上来。

    “呦,五福晋怎知太后午时膳食用的少,”乌兰嬷嬷对安清的印象不错,乐得给两人缓和气氛,“莫非这就是话本子上说的心有灵犀?”

    太后笑骂了她两句,让她不会用典故就别瞎用。

    她一老婆子和人家小姑娘心有灵犀什么。

    安清被打趣了也不羞,反而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孙媳觉得嬷嬷说的对。”

    乌兰嬷嬷顿时乐了,那爽朗的笑声似要穿透整个宁寿宫,太后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

    看着案桌上那几盘熟悉的点心,太后顿觉窝心,是有些日子没吃了,她

    的目光又落在一个盘子上,不禁咦了一声。

    “这盘是什么点心?”太后迟疑了一瞬,“外皮瞧着倒像是奶皮子。”

    安清笑着回道:“皇玛嬷好眼力,这个孙媳叫它奶皮子卷,就是用奶皮子卷上些果干蜜饯之类的,皇玛嬷尝尝,孙媳觉得还不错。”

    太后微微颔首,随即夹了一小块尝了尝,边吃边点了点头。

    嗯,不错,口感上有奶皮子的绵滑细腻,奶香浓郁,蜜饯捣碎的果酱,酸酸甜甜的,搭配在一起吃很是爽口。

    那小小一碟里有好几种口味,有葡萄干味、山楂味、桃干味、炒米味等,太后瞧着稀奇,挨个试了一遍,味道都还不错,但最合她胃口的还是山楂和炒米味。

    “你是个心思巧的。”太后放下银筷,夸赞道。

    安清有些不好意思回:“也不怕皇玛嬷笑话,孙媳从小就是个嘴馋的,平日有事没事也总喜欢拉着身边的小丫头折腾这些。”

    太后笑了笑,不置可否。

    嘴馋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像她们这种出身,折腾些吃食又不是折腾不起。

    “这盘是什么,先前好像没瞧见过,是何处的点心?”她指了指桌角的一盘点心问道。

    这点心瞧着色泽金黄,闻着有淡淡的蜂蜜和奶香扑鼻而来,竟莫名让人很有食欲。

    “这叫蜂蜜小面包,”安清顺着太后指的方向看去,“不是什么地方的,就是孙媳瞎折腾的。”

    太后“哦”了声,也不用安清让,直接捏起了一块吃了起来。

    谁知这么一吃竟然打开了味蕾,本来那一小碟蜂蜜小面包安清就是拿来给太后尝尝鲜,没想到最后却是这个她老人家吃的最多。

    这可喜坏了一旁的乌兰嬷嬷,太后近日来胃口一直不佳,每餐都是吃了几筷子便放下了,点心果子吃的也不多,可算是愁坏了乌兰嬷嬷,这好不容易碰到个合太后胃口的,她哪里能放过,拉着安清好一顿询问这点心做法。

    这蜂蜜小面包本就是安清带着春晓一起琢磨的,做法自然也清楚,只是除了做法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有那个面包土窑,还要会用这东西才行。

    乌兰嬷嬷听了也不气馁,说是改日去她那瞧瞧,也让她的宫女示范给她看看,安清自是满口应了下来。

    又陪着太后聊了会天,安清见老人家有些乏了,便找了个由头离开了宁寿宫。

    乌兰嬷嬷让小宫女把剩下的点心撤了下去,转身来到太后身侧,目光柔和道:“五福晋是个可人疼的。”

    太后睨了她一眼,笑道:“你个没出息的,几盘点心就将你给收买了。”

    “老奴可不是个没出息的嘛,托太后您的福,也能让五福晋惦记着。”乌兰嬷嬷笑的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线了。

    她也没想到安清会特意给她也备上了一份,其实,太后剩下的她也是能吃到的,但这事做的偏就很是让人窝心。

    太后望着窗外的绿荫,沉吟许久,问:“你觉得这丫头怎么样?”

    主仆两人相伴多年,乌兰嬷嬷自是知道太后问的是什么,她略略思考了片刻,回道:“老奴觉得,五福晋那双眼睛生的极好,干净澄澈,豁达明净。()”

    太后侧身看了她一眼,半晌后,轻‘嗯’了一声。

    她和乌兰两人活了这么大岁数,这吃人的后宫中,能相安无事这么些年,旁的不敢说,瞅人是八九不离十的。

    说起来,也是这宫里来来回回见过太多的人了的缘故。

    这宫里啊,每个人都有着千张面孔,面上肚里弯弯绕绕更是每日算计个不歇,她自打进宫便一直都不得宠,虽说早年有太皇太后替她撑着,没人敢怠慢了她去,但这一辈子仍少不了要猜人心思过来。

    自安清入宫后,太后便一直都有让人留意着,敬茶那日翊坤宫发生的事,她也有所耳闻,还有她对待胤祺后院那些妾室的态度,是个心里有章程的。

    “老奴旁眼瞧着,五福晋虽比咸福宫妃小上些,但对这宫中的形势却看的很清,待人处事上也强上不少,和太后您倒是有些像呢。?()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乌兰嬷嬷道。

    咸福宫妃是康熙后宫为数不多的科尔沁妃子之一,从娘家算,和太后是堂姐妹关系,但在这宫里两人却是婆媳关系。

    入宫这些年,咸福宫妃端着那高傲的头颅,把满宫上下都得罪了个遍,也不得康熙喜爱,太后为此劝了她多少次,但对方仍一意孤行。

    她始终没明白,骄傲的科尔沁女人,想要过的好,在这紫禁城里也是要学会低头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康熙逐渐掌握朝政和孝庄太后的离世,科尔沁女人在大清后宫的辉煌也早已过去了。

    半晌后,太后叹了口气,道:“老五福晋,是个拎得清的。”

    能审时度势,端正位置,不妄念,也不傲慢自大。

    比咸福宫那位强,比她年轻时……也强。!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