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0(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苛刻太狠毒了!

    陛下毫无怜悯仁慈之心。

    “陛下,厚待读书人是太|祖以来的规矩,陛下您不可随意更改啊!读书人是国家的根基,万不能寒了读书人的心。”

    “陛下您收取如此钱财,真是吝啬,让天下百姓不齿啊!”

    祁峟笑了笑,“习惯就好。”

    “农民交了几千年的税,你看他们,哪个不是任劳任怨地种地。”

    “他们就该缴税吗?他们只是缴习惯了。”

    “当官的就该一直免税吗?你们只是免习惯了。”

    好有道理,无力反驳。

    呵呵。

    众臣皆默,夏妍也觉得陛下过于吝啬了。

    如今帝国商税农税齐征,尤其是南越的港口税,简直暴利,一月收一次,一次抵一年的农税!

    国库如今不算差钱,倒是差粮。

    正常的皇帝手里有钱,仓里缺粮,会想着拿钱买粮;她家皇帝不正常,手里有钱,仓里缺粮,她家皇帝的第一反应是强迫官员地主交粮税……

    该说不说,她家陛下就是英明!

    于是夏妍帮祁峟说话,“一个举人免十人的地税,那其父母、夫人、成年的儿女都跟着享受优惠,若是无成年子女,还可以将恩惠送给成年的兄弟姐妹。”

    “十人难道算少吗?”

    “一个官宦世家,会只有一两个举人吗?”

    祁峟默默拍手,赞同夏妍的观点。

    祁邖也觉得此言在理,懵懂地点着脑袋。

    商皎看着祁邖公主一脸认真的模样,心里好受了不少。

    她家公主倒是个聪明人,上朝听政的态度也很认真。

    算是半个明主。

    何玉琢继续开口,轻轻念着,“其四,选官与继承制度改革;科举全面放开,面向所有出身的所有子民,不论男女、背景、阶级,父母宗族未有罪及子嗣者,皆可报名参与。”

    “当然,科举考核的试题,范围……,那就不一定了。”

    有人急了,“总不能一年一个样,年年不一样吧,这样太不公平了,消息不灵通的偏僻处,倒全成了炮灰。”

    何玉琢不再开口,“试题、范围之事,是礼部的事,我刑部知之不详。”

    崔海河急忙开口,“暂定旧试题与新兴题目九一开,取排名前者录取。且新兴试题仅出现在殿试的卷子上。”

    “新兴题目与当年宗室子弟的考核试题关联,举子进京后,会在殿试前统一、无偿宣讲。”

    “往后逐渐将比例拉至五五开,五五开为上限。”

    “五五开后试题固定。”

    “当然,以上种种皆针对殿试。”

    “殿试改革结束后,再逐级向下改革试题。”

    崔海河快言快语地讲着科举改革的构思,他深谙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也明白科举是越走越高、越走越窄、越走人越少的金字塔模型……改革自上而下,难度也相对较小。

    他希望有生之年,能看见国家科举选拔出优秀、年轻、活力的官员。

    他讲得认真,关注他的人却极少。

    科举取士的范围被大大放开,这才是值得众臣关注的点。

    考试的人数陡然增大,录取的人数却就那么些……

    那他们的子孙后代,混口饭吃、混个官当的难度……

    啧,不敢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